发布时间:2024-12-15 17:28:08 来源: sp20241215
央视网消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23日,《新闻联播》报道了农业、消费、能源、健康、交通、生态等领域的积极发展态势,结合一系列促发展政策的公布,中国现代化展现出万千气象,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乘风破浪。
【政策“组合拳”形成合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8项措施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近日,海关总署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全面畅通物流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分别从支持内蒙古开放大通道建设、支持内蒙古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支持内蒙古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支持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形成18项支持措施。
在支持内蒙古开放大通道建设方面,海关提出要重点支持口岸创新通关模式,提升口岸开放水平,加强口岸与腹地联动发展,提升口岸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围绕支持内蒙古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提出要提升中欧班列便利化水平,强化中蒙俄海关国际合作。
各类对外开放平台是助推内蒙古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具体措施》提出要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建,推动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监管场所发展提档升级,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为支持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具体措施》还提出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扩大特色农食产品出口,支持优质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口,优化粮食进境检疫监管,提高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通关便利化水平。
下一步,呼和浩特海关和满洲里海关将持续跟进落实,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AEO认证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海关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 如何做到“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呢?当前,海关将AEO制度作为巩固外贸基本盘的抓手,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是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中的核心制度,由海关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进行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可获得海关给予的优惠便利,从而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实现关企互利共赢、贸易畅通。
在四川成都,综合保税区内的这家AEO高级认证企业充分享受到特殊监管区域和信用认证政策的双重红利。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674.9亿元,增长22%,规模重回全国综保区第一位。四川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88亿元,进出口、出口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5%。
今年5月,第六届全球AEO大会将在中国深圳市举办,预计将有来自18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全球AEO大会是AEO领域最高级别的全球性会议,自2012年开始已举办五届。第六届全球AEO大会将搭建共建共享平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AEO制度全球互认与协调,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打响中国AEO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利好举措组合发力 推动消费市场延续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利好举措组合发力,推动消费市场延续增长态势。
眼下春光正好,鲜花次第绽放。赏春花、品春茶、看春景、尝春鲜等多种消费场景融合,推动交通出行、餐饮住宿、文体休闲等消费需求快速释放。出行平台大数据显示,三月以来,各地赏花景区门票日均预订量和赏花跟团游预订量均同比上涨50%。从年初的冰雪消费到春节假期的探亲消费,再到现在的春日消费,消费市场亮点频出、热度不断。今年前两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
服务消费扩容提振的同时,今年以来,国家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优化市场供给。今年前两个月,与居住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增速加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7%、4.6%和2.1%。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超八成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均两位数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2%;全国网上零售额21535亿元,同比增长15.3%,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消费空间稳定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及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市场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希望的田野一派火热景象 多举措助力农作物稳产增产】
各地抢抓农时 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各地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
小麦春管眼下进入关键期。安徽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加大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各级财政整合资金10亿元,保障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起身期,当地组织农技人员7.2万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在北京,农业专家前往密云河南寨镇、房山窦店镇等近20个典型地块,指导春季小麦首次肥水管理;在浙江嘉善,农业、电力、水利等部门组成春耕服务专班,全力推进智能灌溉系统建设,节水增效,助力农作物稳产增产。
早稻生产加紧展开。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开始陆续插秧,在种粮大县海丰县,今年当地扩大了早稻生产托管服务规模,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插秧、收割等全过程服务。在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现已超过2600万亩,今年当地加大了智能化农机投用数量,目前共投入3000多台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7000多台农用无人机。
各地备春耕有序开展。内蒙古赤峰今年大力推广数字化育苗,通过精准播种、自动喷灌、智能温控等设备,提高秧苗品质;辽宁阜新对普通播种机进行改造,在播种的同时同步铺设滴灌管带,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在四川绵阳,通过镇供销社统一采购、村供销社配送,确保农资商品保质、稳价、保供;在吉林,全省种子和化肥到户到位率在八成以上,农户们已经着手选择良种、检修农机、储备化肥,为今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全国农资进入购买高峰期 春耕供应有保障
眼下,随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全国已进入农资购买高峰期。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显示,目前,化肥省级到位率达82.7%,县级到位率达77.1%,各地正在加快入户,进度与常年持平。
由于2023年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制种面积普遍增加,今年春夏播粮油作物种子总量充足,质量水平好于上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农集团提前与400多家农资企业签订春耕保供协议,并积极推进农资骨干仓储配送网络建设,在全国增设600多个中转库,将农资产品提前分拨至基层,通过125家中国农资服务中心以及2万多家基层经销服务网点,加大优质化肥、农药、种子产品供应。
目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向“绿”而行 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2024年我国在能源领域将采取多项举措,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
在夯实能源保障基础方面,我国将持续巩固提升油气产量,合理保持煤炭产能,增加战略储备和调节能力,强化能源的区域协同保障。
在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方面,将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及水电、核电等的建设,持续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
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方面,我国将加大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替代力度,协同推进能源产业节能减污降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举措,2024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将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左右,发电量达到9.96万亿千瓦时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新成效。
【铁路+航空+运河+大桥 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稳步推进】
四川:巴南高铁成功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
3月23日凌晨,随着最后一组道岔的成功插入,巴中至南充高铁既有南充北站站改插铺道岔工作完成,标志着巴南高铁成功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为其年内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巴南高铁开通运营后,巴中至南充最短运行时间约35分钟,至成都最短运行时间约2小时25分钟,至重庆最短运行时间约1小时45分钟,将带动川东北地区融入国家高铁网,促进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区域经济协作发展。
我国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达38个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了解到,2023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港澳台)达259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2597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83.3万吨。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达38个,较上年净增加20个,航空市场稳步向好。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航道改建项目主体工程启动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航道改建项目近日正式开工,标志着京杭大运河苏南段航道改建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苏南段全长212.2公里,流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计划到2025年,全线建成二级航道,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
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8000亿元
记者从拱北海关了解到,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至今年2月,经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达8088.9亿元。其中,今年前2个月,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达310.7亿元,同比增长24.8%。
今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专列抵达
2024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列车于3月18日从北京站始发,在先后游览张家界、昆明两地景区后,于22日抵达老挝。当地时间22日下午14时45分,游客乘坐中老铁路D87次跨境旅客列车抵达老挝双遗古都琅勃拉邦。游客们将乘坐中老铁路“网红列车”,游览老挝双遗古都琅勃拉邦大皇宫、普西山等多个旅游景点。
【我国全面建设县域医共体 基层用药种类持续扩大】
记者3月23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由试点阶段转为全面建设阶段,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已达52%,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将重点推进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源在县域的建设,并逐步向乡村延伸,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县级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常年驻守基层服务。
同时,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基层用药保障机制,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持续扩大,建立基层缺药登记和配送制度,加强监管等全链条药事管理,确保群众放心用药。
【透过数据看我国海洋经济复苏强劲 量质齐升】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3年,我国海洋经济复苏强劲,量质齐升。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海洋制造业比上年增长7%,高于全国制造业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增长17.6%,海洋船舶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海洋服务业助推国民经济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长8.5%,海洋旅游业增长10%,居民旅游需求得到释放,多家邮轮港实现邮轮复航。
【积极探索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更为畅通】
浙江安吉: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落地
近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浙江安吉签约。
此次交易的产品为安吉县黄浦江源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6年经营权,交易额3328万元。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约57平方公里,从前,由于全垦式耕种、村民保护意识不高,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十几年的系统治理后,该流域内水土保持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产品各类价值同步升级。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规划处负责人曹利远称:“交易金额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成果巩固提升和村民创收共富,既体现了政府主导,又让群众和企业得到实惠,对全国其他地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新模式。”
本次交易还形成了一套县域层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算法,不仅解决了水土保持流域价值难度量的问题,还有利于在流域内进行系统化管理、精准化开发。比如,在山野落差大、生态旅游价值高的流域,可以开发漂流等水上项目;在离流域近的、土壤保持价值高的区域,可以开发生态农产品种植等。
安吉县水利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程平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有13个指标,不同的指标数里面有不同的价值,有旅游、释氧、固碳价值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算。我们这一次只是把石门坑的生态旅游价值这一个地方拿出来交易。”
浙江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锐称:“在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这条路上,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边推广,不断深化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机制,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更为畅通。”
内蒙古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日前,内蒙古各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全部开工。今年,内蒙古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计划高质量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500万亩,新增新能源装机1320万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0万亩。(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