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6:33:36 来源: sp20241125
吴海江 刘腾骏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不是偶然的,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文化发展逻辑的共同结果,也是中国主体意识觉醒的当代显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特性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对于现代性的探索和认知,激发了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如果生硬地处理舶来与本土之间的关系,脱离自身文化的历史实践,中华文明发展将陷入丧失主体性和民族特性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维护和传承好本民族文明的优秀传统,才能保持文化独立和自主性,凸显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独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不仅推动文明不断发展,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众多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贯穿于社会理想、家国情怀、自然观念、精神追求等诸多方面,成为古人认识世界和付诸实践的精神指引,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成为中华文明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动力之源。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这种深厚持久的民族认同和精神品质,不仅是对过去的传承和继承,还包含着对未来的展望和希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为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困顿后实现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联通。真正的传统并不是单纯的过去,而是依然活在当下的过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单纯地回到过去,固守于历史传统之中,而是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融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开创出指引未来发展的精神力量。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发展提供了思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宝贵的价值立场和精神内核,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持续获得丰富滋养。同时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变革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和影响力,展现出新时代文化的自信样态。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底色
不同文明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所承载的价值内核。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内核,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标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展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发展相得益彰,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文化是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存在的,反映了社会群体所拥有的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和个人信仰。文化的发展与意识形态的传播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明确文化建设重点和建设方向。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积极与各种消极意识形态开展斗争,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成果的享有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发挥人民群众作为“剧中人”“剧作者”所具有的创造性、主动性,促进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广泛参与,使他们“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从而形成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成果。与此同时,要超越对经济利益和物质进步的简单追求,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的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铸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辉煌。
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情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同民族和不同文明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姹紫嫣红的文明图景。这些文明不仅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整体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发展的本源动力在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交流是不同文明之间相识相知的基础,只有通过交流,不同文明才能够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消除误解和偏见,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关系。而互鉴则是在交流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融,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不同文明可以互相补充和启发,进而促进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可以消除以往文明自我与文明他者之间的对立和压迫,以普遍的文明发展和繁荣取代以往“文明冲突”论调中的文明缺席和失语现象。
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文明和谐共生。不同文明拥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社会追求,应避免用某一文明的标准评判其他文明的优劣。各文明之间应以平等和尊重取代排斥和贬低,容纳文化差异而非强求文化同一,促进互相学习和借鉴,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发轫于各民族之间普遍的交往实践,以价值观的形式展现了对人类命运关系的自觉认知,契合人类共同利益追求的需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在不同文明之间建立理解与信任的基础,在推动多边合作与对话的过程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共同目标和利益的驱动下携手合作,推动全球文明朝着和谐共生的方向迈进。
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人文交流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能够在促进相互理解、增进友谊、推动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还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