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水韵是涞源(我与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12-14 09:27:16 来源: sp20241214

  雄踞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山之汇,坐拥涞水、易水、拒马河三水之源,河北涞源拥有层峦叠嶂、气象万千的自然风光。苏轼曾这样描写古称“飞狐城”的涞源:“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涞源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孕育出独特的涞源梆子剧种。涞源梆子兼收河北梆子和山西梆子之长,有的高亢嘹亮、激越铿锵,有的委婉细腻、诙谐风趣。涞源铜矿周边不少村子,村民白天下地种田,晚上登台唱戏,戏文烂熟于心,张口就来。

  历史上的涞源不仅以雄奇的山川闻名,更以丰富的矿产著称。涞源在唐代即设有国家铸钱机构“飞狐铸钱院”。据记载,唐玄宗时,全国设九十九炉铸钱,涞源即有十炉。耸立于县城中心泰山宫内的兴文塔,即为钱坊捐资兴建。

  每次去涞源,我都要到位于百泉路的铸币文化广场转一转,瞩望那自汉至清涞源为国家炼铜铸币的光辉历史。一组组展现铸币工艺的群雕,还有巨大的青铜钱范雕塑,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小城默然对话。于无声处,一队马帮满载而去,一串驼铃悠然而来……

  上世纪90年代,我有六年时间在涞源铜矿工作,回想起来,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青春时光。刚到涞源那段时间,我们大概有十几个青工,每到节假日,由一名本地青工做导游,骑着摩托车游历涞源的山山水水。我们去城中号称辽代八大建筑之首的阁院寺,触摸那座飞狐大钟的厚重千年;我们穿越四十里飞狐铁壁,追寻古丝绸之路的昔日繁华和杨家将的金戈铁马;我们登云蒸霞蔚的白石山,观白石晴云,饱览雄奇瑰丽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我们爬古长城,在天高云淡的烽火台上,遥想历史风云。

  壮阔的美景让我对这座山城一见钟情,古城的人文历史更增加了我对涞源的好感。

  不过涞源也曾经历过暗淡的时刻。记得有一年,河北省冶金企业文学创作笔会在涞源铜矿举办。有名来自省城的女诗人写了一组关于涞源的诗歌,有一句“尘灰覆盖了整座城市”。诗人眼中的这些“涞源印象”,让我这个本地作者不禁有些汗颜。如果不是被女诗人提醒,来涞源好几年了,我竟一直没有发现,山城涞源居然很少有绿色!

  上个世纪,土色的街、灰色的城,曾是许多以矿业为经济支柱的小城市的统一形象,涞源也不例外。

  如同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命运一样,面对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成了涞源面临的新课题。管住开山斧,杜绝污染源。涞源彻底关停县域内几十家低效污染的采矿和选矿企业,昔日以矿立县的粗放发展模式开始转型,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始兴起。

  多年来,我心里一直隐隐期待,期待涞源的三水之源有一个清澈的未来。2020年,历经十年的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小城终于建成了集防洪蓄水、生态涵养、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涞源湖旅游度假区。山光水色,鱼鸟翔集,积尘经年的三水之源,终于变得澄澈明亮。

  虽然因工作调动,我后来离开了涞源,但我还有那么多曾经的同事、亲友在涞源。2018年,随着荣乌高速涞源段的贯通,涞涞高速、张石高速、太行山高速等高速公路交会于城南,昔日古丝绸之路上的小城被纳入共建“一带一路”新格局。春游百花、盛夏避暑、金秋赏叶、冬季滑雪,每一个来自山城涞源的召唤都会成为我心动变成行动的理由。我去涞源故地重游的次数越来越多,脚步也越来越热切。

  去年中秋,我再一次和友人聚于涞源湖畔,仰望湛蓝的天空,俯瞰清澈的湖水,有些欣慰,有些陶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3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