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稻香味,也有文化味(纵横)

发布时间:2024-11-30 11:06:32 来源: sp20241130

  在贵州遵义绥阳县旺草镇万亩大坝,以“青春遇见贵州·听得见的稻田”为主题的稻田音乐节持续了一个月。音乐舞台搭在金灿灿的稻穗旁、露营帐篷架在小溪边、稻乐集市摆在田间路上,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造“稻田+”产业,为农民丰收节提供新玩法,也为游客观光休闲提供新选择。

  在一些地方,集赏稻收、品文化、尝美食、听音乐、做直播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场景,成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乡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令人欣喜的是,推动这些新场景、新业态走红的,不乏近年来扎根农村的新农人。他们有的是种粮大户,有的是职业经理人,有的是小有名气的网络主播,大家各展所长,共同为广袤田野注入新活力。

  稻田文化节火爆,“冷思考”也要跟上。首先,发展“稻田+”产业是否有利于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必须看到,稻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中国粮的重要保障。如果一味为了活动的声势浩大,将一部分农田作为活动场地,或者种植低效但好看的水稻品种,或者人为改变种收时间等,都将影响粮食收成,得不偿失。

  其次,是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发展稻田文化节?这得综合考虑当地的交通、住宿、场景等条件和村民意愿、治理能力等因素。要认真算一算成本收益账,反复琢磨发展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稻田+”文章。“赔本赚吆喝”“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干不得。

  此外,还要关注稻田文化节的含“农”量有多少。音乐会上,展演的主要内容是当地的民风民俗民艺;集市里,售卖的商品主要是当地美食、特产和文创产品……这样的稻田文化节才既有稻香味,又有文化味。挖掘“三农”特色,让游客主动把特产装入后备箱,也把当地的文化装进心里,才能不断打造乡村文旅新优势,让“稻田+”产业的“富”加值不断提升。

  如今的稻田,不仅能长出庄稼,还可以催生美食集市、文创产品小店、乡村音乐会等。丰收的不仅是稻谷,还有农耕文化;富了的不仅是农民的口袋,还有农民和游客的“脑袋”;强了的不仅是线下的村集体经济,还有线上的直播经济、电商经济。现代文旅消费和乡村自然风光的“联姻”,将谱写一曲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歌。

  (摘编自《贵州日报》,原题为《让稻田更有“富”加值》)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