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发力新赛道 书写强国建设“同济答卷”

发布时间:2025-01-07 08:46:21 来源: sp20250107

原标题:同济大学:发力新赛道 书写强国建设“同济答卷”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同济大学有4位教授当选院士,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至此,在2019年、2021年、2023年三轮两院院士增选中,同济大学累计增加12位院士,除了传统优势学科外,在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多点开花”。这是同济大学高层次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五年来同济大学事业发展的新作为、新气象。

   五年来,同济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同心向党、勇担使命,以一流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发力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奋力书写“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新答卷,在教育强国征程上镌刻下鲜亮的“同济印”。

  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今年7月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同济大学共获奖25项,创历史新高,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获奖项目实现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覆盖。

   学校持续推进多学科交叉、校企产学研合作,推动学科优势互补和深度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课程体系创新,汇聚多学科力量,共同聚焦产业真需求、挖掘前沿真难点。2022年,学校汽车学院智能汽车研究所、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涵晟获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唯一最佳学生论文奖。

   校企牵手,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实现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四通”发展。不久前,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建筑、中国医药、中国商飞等25家知名企业成为学院首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学校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国豪书院,着力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前瞻性科学判断力、突破性学术创新能力、大团队组织领导能力的未来战略科学家。积极组织学生进入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和“强基计划”班,接受由导师倾心指导的完全学分制培养。

   学校立足课堂,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国家需求,对学科专业实施动态调整,获批12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相关专业。目前,学校共有6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总数达109门,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1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推动师生“共识”迈向“共为”,制定发布《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动员令”。推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2.0》,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

  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学校自2022年入选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来,聚焦“智能+”和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融合,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学校为项目团队重点强化多方面创新性服务保障,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激励项目团队潜心基础研究,锻造解决“真问题”“大问题”的能力。针对数学等相关基础学科具有研究周期长、成果显现慢、需要团队有更强定力和专注力等特点,学校取消项目执行期内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让研究团队得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开展前沿研究。

   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近年来,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最高追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科学问题,启动自主原创基础研究项目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持续推进基础前沿研究探索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显著提升。今年2月,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联合研发能实现水、空无缝切换的创新成果——“TJ-FlyingFish”(同济飞鱼)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既能在空中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又能在水中像潜水器一样畅游,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和咨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以“同济智慧”作答“时代之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推进,学校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学校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以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在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积极致力于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国际学术发展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作用。

   2022年11月,由同济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将构建基于“自主智能”技术底座的“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两大未来城市建设和运行基础产业的应用场景,推动杨浦和嘉定两个千亿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并反哺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

  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学校实施“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国际化战略,厚植国际合作沃土,继续巩固并升级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合作版图。依托中德、中法、中意、中西、中芬等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和专业学院,学校形成了有重点、有聚焦的国际全面合作格局,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学校已与全球336所高校携手合作,牵手35个战略合作伙伴,加入20个国际大学联盟,建立19个省部级及以上国际合作实验室,实施100多个双学位项目,开设1000余门外语授课课程。

   学校全力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在国内率先成立中德博士生院,建设教育部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成立德国与欧洲研究院,聚焦中德共同关切的“智能科技”“绿色发展”领域,打造同济对德合作新生态,获得德国50余所高校积极响应。

   学校引入全球优质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打造一支外籍高层次专家队伍,探索将国际引智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紧密结合,中外团队融合发展,一批外籍专家加盟同济大学,中外师资团队强强联手,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携手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其中,奥地利科学家赫伯特·芒教授持续推动中奥科技合作,不断取得学术突破;德国顶尖人工智能专家赫尔佐格教授,将近40年人工智能研究经验应用于学校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的创新实践;芬兰苏雅默教授积极践行“设计驱动型创新”,大力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城市建设。中外师资团队强强联手,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校国际科研合作卓有成效。5年来,学校与国外伙伴高校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300项,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同济大学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创办多元、立体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与话语体系,努力培养卓越的国际传播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11月20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十周年特别活动上,同济大学“熊猫叨叨”国际学生多语种讲中国故事的短视频团队,作了题为《千山外水长流》的主题情景展示,获得热烈反响。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