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20:20:26 来源: sp20241130
11月24日,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公布的三位“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中,白永瑞位列其中。今年满70岁的他还有一个身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韩国学者。
著有《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研究》、《在核心现场重思东亚》的白永瑞,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从事有关中国近代知识建构与知识传播。
20世纪70年代初,当白永瑞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他在反思韩国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了兴趣。
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缓和政策呈蔓延趋势,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提升。当年,首尔大学的历史系分为韩国史、东洋史和西洋史,白永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东洋史。
不过,那时还处于冷战期,生活在“分断的韩半岛”南侧的人们,因为无法直接接触中国大陆,只能发挥“半国”的想象力。
1992年中国和韩国正式建交后,人员、知识、物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以东亚为单位的地区性思考和实践成为可能。从那时起,白永瑞开始提倡“东亚论述”,并从东亚视角去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白永瑞对中国的一个印象是,过去的外国文人口中的“大国”和“上国”,是指其是经济军事上的大国,也是文明包容的上位国家。
时至今日,中韩建交已三十多年。全球性大转折的局面已经到来,值得关注的还有不确定性的复合型危机。
但同时,白永瑞也看到了中国研究上的转变。更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传统中国文化时,也不忘结合近现代的中国道路,“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说,中国学已成为一个趋势。”
白永瑞强调国与国之间要培养“聆听的能力”,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从而孕育出“另类文明”“共生的中国学”。
同理,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圈里,他认为要理解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才能更好地解决地区内部矛盾。
“我希望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社会在走向‘另一种普遍文明’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白永瑞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当还是大学生的白永瑞刚对中国产生兴趣时,他希望通过借鉴中国去反思韩国。今天,他认为中国学的研究需要韩国和中国互相借鉴、相互参照。这个道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和韩国之间,“中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东亚看中国。”
闲暇之余白永瑞还向记者介绍,他爱吃川菜喝白酒,还爱麻辣火锅。
有国内学者叫他“中国内在的他者”。对于东亚研究,白永瑞没有以“旁观者”的视角观之,而是以“参与者”的姿态加入讨论,比如发表多篇关于“新天下主义”的文章参与国际热门话题讨论。
“开发和塑造文明资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理解和使用。”白永瑞反复强调这一点,而其本人也一直在践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