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3:57:26 来源: sp20241117
编者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到高校与师生交流,给青年学子、教师回信,为广大师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确前进方向。为全面展示各地高校莘莘学子铭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践行校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志、担大任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系列主题报道,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国之栋梁的故事。
苍山脚下,洱海之畔,春日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举办的全国科技小院千人培训会。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希望在培训大会上,跟全国同行分享交流科技小院的经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侯勇介绍,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带领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截至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众多师生走进乡村,在田埂上书写青春故事。
“不断帮助村民解决难题,很有成就感”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021年10月,为治理洱海面源污染,张福锁带领团队在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建设了大理首个科技小院,开启了一场“洱海治理”的科技大会战。
侯勇介绍“洱海科技大会战”情况(央广网发 赵桂茹 摄)
侯勇是首批到大理建设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老师。他告诉记者,刚开始接到任务时虽然做过思想斗争,但很快做出了决定。“作为系主任,肯定要带头。再加上从2017年就开始做绿色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想找一个地方把研究成果落地。”
如今,回头看2年多前的决定,侯勇非常庆幸来到了大理。他说:“扎根大理,解决农民和政府遇到的难题,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远非在期刊上发表几篇文章可比。”
经过2年多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在大理洱海流域,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核心,先后建设了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等14个特色科技小院,10多位老师带领100多名学生常年驻守在这里。
“去年我在大理待了260多天。”侯勇介绍,每位老师每年在科技小院的时间都超过200天,有人甚至达到300多天。
“科技小院所做的事情,与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非常契合。”侯勇表示,青年师生到科技小院锻炼,将学习、科研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是真正践行“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
1999年出生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鲍璇,主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结构及其对磷形态的影响”。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380多天,她一边研究自己的课题,一边走村入户调研,开展支教活动,培训拍短视频,向村民普及膳食营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鲍璇在测量土壤紧实度(央广网发 卢扬 摄)
鲍璇性格比较内向,来古生村科技小院前,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在这里,需要频繁与老师、同学、村民打交道,倒逼自己成长。”鲍璇表示,虽然刚开始很痛苦,但随着帮助村民解决一个个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觉得做这些事情特别有意义,很有成就感。”
目前,科技小院已经深度参与到洱海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侯勇透露,他们正在帮助一家环保公司,用新技术更有效地解决洱海流域各类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去年他们创制了匹配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已在洱海流域内示范种植2000多亩经济作物,今年将进行更大范围推广。
沉到一线 在田间地头练就兴农本领
仲春至,万物生。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王庄村的“吨半粮万亩示范基地”中,一望无垠的绿色麦田里一派生机盎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冯佳如,正与学弟学妹们在麦田中统计冬小麦分蘖数,以便进行技术调整,提升小麦产量。
工作结束后,她娴熟地驾驶电动三轮车,不一会儿便回到了王庄科技小院。小院外,“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冯佳如(左)驾驶电动三轮车往返于科技小院与麦田间(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今年是我在王庄科技小院学习的第二年。只有真正到一线去,才能更好地理解、践行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精神,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农民生产生活的难处,进而真正地‘解民生之多艰’,也在此过程中培养我们的爱农情怀。”冯佳如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我认为,我们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为了想农民之所想,解决农民的需求。我们与农户同吃同住的意义便是如此。”
刚开始与农户接触时,小院师生并不顺利。“我以往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并不了解农户的真正需求,所以刚来时一度受到质疑,甚至有些农户在我们组织培训时睡着了。”冯佳如笑着告诉记者,后来她开始下地帮助农户种田,与农户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大家也慢慢有了变化。“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培训时一些农户不再睡觉了,甚至还主动来问问题,让我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科技小院的学生查看冬小麦长势(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科技小院的学生在校园里上完一学期理论课后,便进入科技小院,此后的实验、调研都在科技小院与农田中完成。”牛新胜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高级农艺师,在曲周工作已有20余年了。他曾担心,科技小院模式是否能够让学生具备创新性,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与学术型硕士达到同等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技术推广创新只有不断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才有意义,这也与我们的校训内涵不谋而合。”牛新胜介绍,如今,许多农户在科技小院师生的帮助下,改良种植技术,真正从技术推广中受益,王庄村小麦产量也从原来每亩地800多斤提升至1200多斤。在种植过程中,农户还用上了航拍仪器和各类植保机械。这些成果和变化让科技小院的师生信心满满。
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编写的工作日志(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小院不仅培养了研究生,还让这些人愿意留在这里继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同时,依托我们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农民也成为新型科技农民。这也是对校训‘育天下之英才’的最好诠释。”牛新胜说。
与村民互动 “双向奔赴”结硕果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北京市通州区永乐镇西槐庄村,一排排科技小院实验大棚里春意盎然。中国农业大学2022级研究生王思远,正和村民移栽番茄苗。
“今年移栽的番茄品种比往年要更丰富一些,有原味一号、菜禧527、天辉、苹果绿等品种。”王思远告诉记者,在保留经典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试验品种,希望通过引入更多高品质番茄,为村民创收。
王思远(右)和村民一起覆膜(央广网发 陈嘉泽 摄)
西槐庄村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科技小院让这个京郊偏远乡村发生了可喜变化。“科技小院成立3年来,村集体年收入由当初的不足10万元增加到70余万元,2023年销售额更是突破100万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庄明浩介绍,科技小院学生全程参与农业种植管理,为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助力西槐庄村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西槐庄科技小院,同学们变身“多面手”,他们不仅专注于田间地头,更是全方位地参与到西槐庄村的乡村振兴。他们策划举办文艺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参与村庄整体规划,优化乡村生活环境;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帮扶,探索开网店、直播带货等多种增收渠道。
王思远和村民有一个答疑群,大到田园果树,小到自己家的花花草草,只要出现问题,都会给村民一一解答。“知农爱农,才能强农兴农,看见他们因改变而发自内心的喜悦,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不仅是技术的输出方,科技小院也吸收了很多一线“土经验”。刚来科技小院时,王思远开始种植黑皮花生,这是她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过,由于错过了培土迎针的最佳时期,花生的果针能否钻到土里结出果实,被打上大大的问号。“当时非常焦虑,担心结不出果实,明年还得继续种,影响研究周期。”王思远说。
正当王思远手足无措时,西槐庄村一位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了解情况后,给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用担心,我种过,一切都来得及。”在该农户的指导下,黑皮花生顺利落果,亩产量超过800斤,达到预期目标。王思远说:“文献里找不到指导意见,没想到一线经验帮了大忙,理论和实践结合太重要了。”
庄明浩(右)和王思远就番茄移栽进行交流(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农大人身上肩负的责任。”庄明浩表示,科技小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们与普通农户一样,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喜悦;但又不同于普通农户,他们带着科学的眼光和创新思维,积极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西槐庄科技小院的毕业生不少选择回到乡村,服务一线。“毕业后,希望跟随师兄师姐的脚步,继续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王思远说。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阮修星 张强
记者:阮修星 韩雨晨 陈嘉泽(实习生) 刘菁(实习生)
鸣谢: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中心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