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鲲鹏”一起相互塑造迎接挑战

发布时间:2024-11-19 02:49:58 来源: sp20241119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运-20运输机,代号“鲲鹏”,它的列装标志着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跃升。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谋战研战、向战为战,与“鲲鹏”一起越来越深地进入战斗角色,也越来越清晰鲜明地塑造着自身的角色。

走稳踩实从“适航”到“适战”的每一步

当年接装运-20,该团官兵敲锣打鼓高兴得像群孩子。然而,兴奋过后,是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

运-20采用全新的操纵系统,装备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官兵的知识结构必须更加复合,能力素质更加综合。“换装就是换脑。”官兵们说,这一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几次大脑“过载”后的“重启”。

那年,一架运-20发生故障。经过全面分析,发现能够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有数十个。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们下决心把全部可能性排查一遍。那段时间,官兵们吃在外场,睡在机舱,终于确定了故障原因。

与其说这是一次故障排除,不如说是一次带动全员的学习研究和集智攻关。经此一役,他们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对运-20操纵系统的工作特性和控制逻辑有了全新的认识。

运-20列装以来,飞行员与机务官兵齐心协力,边验证、边改进、边形成战斗力,逐渐摸透了飞机的“脾气”。随着实战化训练强度不断增加,一些在科研试飞中无法发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他们钻研探索、持续攻关、反复验证,提出的改进建议大多被工厂采纳。

如果说,官兵们最初的学习动力来自新装备的倒逼,而随后的学习动力则更多来自内驱力。从“保障飞行”到“保障作战”,从“保障为安全”到“保障为实现作战意图”,观念的不断转变也让他们研究、改进、创新的步伐获得了越来越快的加速度。

为了适应运-20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他们在上级的指导支持下大力推行模式改革,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率;为了战时能够用最少的人力实现作战意图,他们推行极简保障模式,使每架飞机的伴随保障人员大幅缩减;为了缩短再次出动准备时间,他们一边优化工作流程,一边创新发明特制设备,原本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某项任务,如今仅需一人数分钟即可完成。

如今,“鲲鹏”巨大的身躯里,早已灌注进官兵们的热血与智慧。他们用一个个关键参数的细微调整,一处处故障隐患的及时排除,助力“鲲鹏”走稳踩实从“适航”到“适战”的每一步。

走进该团机务大队“智胜云梯工作室”,一名大学生士兵正在完善某3D互动软件。他是机务大队组建的“学研战团队”的一员,正在和经验丰富的军士一起制作标准化“慕课”。

老兵的经验与新兵的技术相结合,碰撞出一种全新的学习带教模式。数字化仿真技术的运用避免了实装操作的损耗成本,缩短了培训周期,更在学习中融入了主动的研究和创造。

从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上,记者感受到了这支部队不断加速的探索脚步。

不断拓展“运-20+”的更多可能

在该团某飞行大队的荣誉墙上,有一张巨大的表格,清晰罗列着换装运-20以来他们执行的大项任务。从最初的每年两三项,到近几年的每年十余项,表格中的文字如年轮般记录着他们的成长。

他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之内——从中国航展的静态展示,到空运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抗疫,他们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为他国运送抗疫物资,到运送官兵赴国外参加联演联训,他们的航程越来越远。

能与运-20一同成长,是这群官兵的幸运,但他们的雄心不止于此。他们的视线始终瞄着未来战场,正如荣誉墙上那句鲜红遒劲的标语:除了战胜,一无所求;除了荣誉,一无所惜。

战机优异的操控性能,把飞行员们的双手从沉重的机械操控中解放出来,却给他们的大脑赋予了更大的载荷,也让他们的目光从单一任务作战转向了更加立体的作战范畴,让他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如何充分挖掘战机潜能,更好地融入体系。

立足未来严峻复杂的战场环境,他们将以前的高难课目变成基础课目,最大限度减员增效、最大限度释放运力,让上飞机的每一克重量都能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以往需要准备两三天的任务,现在一声令下,说走就走。

随着战斗力的持续提升,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项演训活动中。完成好既定任务的同时,他们还会向指挥机构提出能够更好发挥运-20作战性能、更好达成作战意图的新构想。

进行深入扎实的论证推演之后,经报上级批准,他们常常会展开一场场演习之外的“演习”。这种不断给自己“加戏”的过程,不仅让他们加深了对自己在体系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而且让其他要素更清晰地看到了运-20的能力与作用。

这群年轻的官兵正在充分发挥战场想象力,不断拓展“运-20+”的更多可能。前不久,一次演练任务中,他们成立空运计划小组,对运力与需求进行一体统筹。在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下,部队转进时间大大压缩。

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清醒

一次对抗,该团一架战机被判“战损”。

坐在记者面前时,这位飞行员已经没了憋屈、不服等情绪,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思考。

这位飞行员回忆说,当时,进入“高威胁区”以后,机舱里的告警灯、告警铃,响作一团、亮成一片。“那种冲击是平时难以想象的,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界面,让我对一名战斗员该有的能力标准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说。

第二天,带队出征的指挥员召集所有参演官兵,调出全部数据,一秒一秒地对任务过程进行复盘。他们还联系到蓝方飞行员,请他详细介绍当时采取的战术战法。

归建之后,全团展开持续检讨反思。随着认识不断深化,如何进一步加强实战实训,如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体系,成为新年度工作的重点和战斗力新的增长极。

经团党委研究决定,由团政治工作处主任为官兵专门上一堂《反思当下,明确未来》的教育课。他们启发广大官兵认真思考,运-20为自己带来了什么?未来,自己可以为运-20带来什么?更远的未来,换装更好的机型后,自己还能否胜任?

其实,未来已来。去年,他们迎来了一批新飞行员。严格管理的同时,他们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年轻飞行员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大胆创新。在模拟机训练阶段,新飞行员们针对标准操作程序提出的优化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践。

新鲜血液为这支部队注入新的活力。在新飞行员眼中,这是一个对未来有着超前规划的团队。“敢于把我们放到‘战场’上锻炼,能让我们更早更快地认清自己的角色,看清自己将要面临的挑战。”

忧患,让他们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清醒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们感恩于“身处伟大时代、手握国之重器”的巨大机遇,又时时自警唯恐稍有懈怠有所辜负。

几年前,他们对团荣誉史馆的展陈进行升级完善。有人提出,将部队出色完成重大任务的图片集纳在一起,组成一个展陈部分,命名为“高光时刻”。结果,该团所在师的领导将这一提议否决,理由斩钉截铁:“在实现强军目标之前,我们没有高光时刻!”如今,这种清醒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共为。

一位少校女飞行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在一次执行高原运补任务中,她只穿着单衣就上了飞机。教员问她,衣服带够没有。她并不在意,心想机舱里有空调,如果太冷,不下飞机就行了。

没想到,飞机在高原落地后,一向和蔼的教员严肃地对她说:“你咋不下去?将来你也是机长,是指挥员,前舱后舱你都得负责,你不在现场,仗还怎么打?”

那一次,她和机长还有机务战友们一起,在寒冷的机舱外忙碌了很久,直到后舱的货物卸载一空并再次完成装载。她说要多冻一会儿,让寒风和战斗的意识一起刻进骨子里。

行文至此,有这样一幅画面一直在记者脑海中萦绕——在“鲲鹏”巨大的铁翼下,飞行员和机务官兵的身影显得格外渺小。但正是有了他们紧张忙碌的身影,让这幅画面充满了张力。“鲲鹏”,给予他们扶摇直上的力量;他们,也为“鲲鹏”赋予战斗的智慧。

改革强军的时代大势让他们与“鲲鹏”相遇、相伴,携手飞向未来战场。这一路,他们与“鲲鹏”一起,既要自我完善,又将相互塑造,去共同迎接挑战。(李超 刘书 刘鹏越)

(责编:陈羽、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