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中华民族的自然珍宝(文化中国行)

发布时间:2024-11-25 04:26:40 来源: sp20241125

  牧民塔娜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苏敏吉林湖畔。

  “我家世代在此居住,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我对沙漠有着深厚的感情。”塔娜今年40岁,外出打工后又选择回到沙漠生活,如今和丈夫一起养着20多峰骆驼,开了一家民宿,招待从天南海北来沙漠旅游的客人。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气势磅礴的高大沙山,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景观展现了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

  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自然珍宝,也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示着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

  秋意渐浓,驱车从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出发,沿途是无尽的大漠风光。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沙山、沙丘高低起伏、连绵不绝,其间湖泊星罗棋布,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如同散落的宝石。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

  这里年降水量极低,却已探明湖泊144个,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达格图湖。“由于富含各类矿物元素以及盐生生物,湖水从春季到冬季,呈现浅红、粉红、深红等不同的颜色。”长期关注和研究巴丹吉林沙漠的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说。

  相对高度达460米的必鲁图峰,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山。登上山顶远眺,诺尔图等周边7个湖泊尽收眼底。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大多为咸水湖,音德日图湖就是其一,湖中一块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108个泉眼涌出的泉水却清澈甘甜。巴丹湖是为数不多的淡水湖,附近的鸣沙区,每当风吹沙动,响声如同雷鸣,令人称奇。

  “如此独特的景观,展示着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符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党支部副书记、顾问刘强说。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自然遗产方面独一无二的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沙山沙漠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自然公园管理处处长孙铁说。

  进一步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过后,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右旗管理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主任刘维斌跳下越野车,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持监测终端,开始查看卫星地图中的巡护点位。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伊和吉格德湖,接下来要前往阿拉塔图湖进行巡护。”刘维斌告诉记者,对自然遗产地例行巡护的频率是每月一次。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会结合下发给保护地的疑似问题线索点位、“绿盾”点位等,核查人为、自然原因导致的卫星地图图斑变化,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上报处理。

  “沙漠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董治宝表示,对天然沙漠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不干预、不破坏,尽量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几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早已形成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打我记事起,家里人就时常提醒我,不要污染海子(湖泊),也不要伤害野生动物。”塔娜说。

  如今,牧民们也成为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力量。“我们聘请一部分牧民作为生态管护员,负责遗产地日常巡查,并引导其他牧民积极协助清理垃圾等。”阿拉善右旗林草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长张兆鑫说。

  申遗工作开始前,当地政府已将巴丹吉林沙漠纳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地体系,让管理保护工作有规可循,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沙漠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当地启动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和保护条例的编制工作。“我们还将尽早开展本底资源调查,全面掌握自然遗产地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为制定保护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阿拉善右旗林草和荒漠防治局局长姚孝德说。

  让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为更多人共享

  “申遗成功后,会让我们搬到其他地方吗?”塔娜曾有过这样的疑问。

  “当地牧民是自然遗产地的一部分,也是保护的对象,仍然可以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但是不能过度生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禹卿植的回答,让她安了心。

  像塔娜一样长居在巴丹吉林沙漠的牧民有几十户,大多以放养骆驼和羊为生。申遗工作中,当地政府充分考虑了他们的相关利益。

  “每个嘎查都会组织牧民开会,倾听大家的诉求。管理部门还派人逐户开展宣传引导,最大限度打消疑虑。”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阿拉腾格日乐说。

  每年的9—10月,是巴丹吉林沙漠的旅游旺季。申遗成功后,更多游客慕名而来。“虽然路途遥远,但能看到如此壮丽的沙山湖泊群,感觉非常值得。”天津游客张宝娟说。

  部分牧民在放牧之余,也靠做向导、开民宿增加了收入。“我们乐意把家乡的美景与世界共享,同时也希望游客能像我们一样,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塔娜说。

  当地自然遗产主管部门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高大沙山、丘间湖泊、沙漠植被等自然要素开展进一步研究,让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为更多人共享。

  自然遗产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要切实做好自然遗产的传承利用,突出世界自然遗产的公益性,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自然体验等活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孙铁说。

  (人民网记者孟佳澍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6日 02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