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9:25:39 来源: sp20241227
克隆猴问世,大模型集聚,C919大型客机飞天,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亮相……上海,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科技创新范式在这里汇聚变革之力,创新策源在这里成为一个热词。
连日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访上海,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起源之力”。
锻造原始创新的“利器”
5月29日,调研团来到李政道研究所。步入一楼大厅,巨型玻璃穹顶的球形空间敞亮空旷,让人忍不住抬头“仰望星空”。层层环形木制阶梯的外侧,正是长达600米的“天问”长卷。粒子实验室、海铃实验室、天体物理平台实验室等这些大科学装置的灵感“始发地”,都在这里。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基础研究则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必须依靠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大科学装置。“根本性科学问题的突破必须采用大科学研究范式。”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介绍,基于探索根本性科学问题的需求,该所在上海张江大本营建设了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拓扑材料研究实验平台、大规模科学计算平台3个研究平台。
“研究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就要把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张杰说,李政道研究所的研究氛围是开放和国际化的。所里120余名全职科研人员中,国际学者占比近40%,他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全部有海外一流机构留学或科研经历。
5月1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后将使上海光源的实验研究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上海光源犹如一台“超级显微镜”,借助它产生的高品质同步辐射光,可以“看清”微观世界,揭示物质微观结构生成及演化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邰仁忠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光源有34条束线、46个实验站服务于用户实验,并且已经满负荷运行,实验资源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书记李良彬研究员是上海光源的老用户。由他带领的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团队,正在开展“面向先进高分子薄膜加工与功能改性的同步辐射研究平台”的研究。该项目是由合肥光源和上海光源合力承担的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自2008年起,李良彬就经常带着近10吨重的设备往返于长三角之间,借助上海光源开展科学研究,其重大研发成果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关键材料和技术支持。“只要有物质的地方,就有材料科学,而同步辐射先进光源就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加速器’。”李良彬说。
一件件“国之重器”,正有力支撑中国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中国创新跻身“领跑者”阵列。科学家们在人体的极小维度上、在宇宙的极大尺度间,既探幽入微,也仰观苍穹。
构建创新产业生态链
近一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菡源资产投研总监顾冰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核心位置的“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内,忙着与高校教授们讨论如何助力前沿科研成果落地成“金”。目前,已有60多家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创业企业入驻“大零号湾”,总估值超过500亿元。
202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大零号湾”建设方案,“大零号湾”成为上海目前唯一一个以“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这个创新湾区集聚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有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落户,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链逐步形成。
2014年成立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大零号湾”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用融通的重要例证。该公司与一街之隔的上海交通大学达成了多项技术开发合作,例如机器人多维低模动态跟踪、协作机器人动态重规划技术和辐射噪声及异响的测量评价研究等。仅用10年时间,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日韩、东南亚等地,服务于汽车、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线。
从科学家变成企业家,离不开高质量孵化器这个重要“推手”。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孵化器,莘泽孵化器全力投资科学家。2019年至今,已有30多个科学家创业项目接受了莘泽孵化器的“超前孵化”服务。在“筑高原、起高峰”的孵化“长征”中,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力争在未来打造出更多成功的标杆样本。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前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要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聚力加强基础研究和突破关键技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创业苗圃”到“科创雨林”,在上海,创新不只是城市基因,更已蔚然成风,构建出活水连绵、热带雨林式生态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杨曦、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