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2:43:22 来源: sp20250110
图①:红旗渠纪念馆外观。 本报记者 李卓尔摄 图②:学生在红旗渠体验独轮车运石头。 图③:学生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 图④:红旗渠纪念馆展陈布置。 图②至图④均为红旗渠风景区提供 图⑤:红旗渠总干渠蜿蜒于太行山间。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巍巍太行,壁立千仞。车辆穿行在山间,突然层峦叠翠间出现一片醒目的红。一座红色天桥如飘动的丝带蜿蜒在山间,提醒着游人已踏上一片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土地。
这里是河南安阳,64年前,30万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在悬崖峭壁上苦战10个春秋,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忘我奋斗。
如今,林县改名林州,旱地变成绿洲。滚滚的渠水旁,红旗渠纪念馆静静守护。纪念馆新馆开馆10年来,无数观众心怀敬意地走进这条时光隧道,又心潮澎湃地走出,闪闪发光的红旗渠精神照亮前路。
听一段故事,关于渴望成为希望
走进纪念馆,一条参观主路线上下起伏,仿佛步行在山路上。由柳帽串成的装饰物在灯光照射下,在墙上投射成一个“水”字。
水,林县人民世世代代最深切的渴望。
观看纪念馆展板上林县县志,灾害的记录反复出现:明正统元年大旱;光绪元年大旱;光绪三年大旱;民国九年大旱……“据统计,从明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500多年间,林县发生严重旱灾30多次。”纪念馆讲解员常会平介绍。
许多外地游客不解,这里有山有水,怎么会缺水?
“大家可以摸一摸展馆的墙壁,这是模拟太行山石修建的。”山石坚硬锋利、断层多,常会平说,“林县境内都是季节性河流,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干涸状态,且这种石灰岩不能形成有效的隔水层,造成了水资源的匮乏。”
河里没水,水库见底,水塘干涸。“宁可苦干,不能苦熬。林县人不服输、不认命,要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态度十分坚决。”讲到这里,常会平的语气也变得坚定。
1959年,林县县委组织3个调查组,分头寻找水源。最终目标水源锁定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但要实现“引漳入林”,需要穿越千山万壑的太行山,在当时缺乏机械化装备的情况下,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大山。
纪念馆墙面上“重新安排林县河山”8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耳边仿佛吹响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号角。
在1960年的元宵节,几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一张老照片可以看见当时的景象:大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大多是布鞋,每个人的肩头上都扛着锤、锹、撬棍,脸上满是豪情壮志。
“抬头仰望是壁立万仞的悬崖,俯首探望则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修渠的民工们有的直接在施工的悬崖边打地铺,在石崖上铺上一捆茅草就成了一张床。为了防止睡着后滚下山崖,大家便采用脚冲外头朝里的睡觉方式……”常会平娓娓道来,展板前站满了观众,却异常安静。
有观众在听到红旗渠工程总设计师吴祖太牺牲时年仅27岁时,红了眼眶。“看着比我还年轻的面孔,听到他牺牲前连顿热乎饭都没吃上,肃然起敬。”观众郑民新说。
从事讲解员工作以来,常会平每年接待讲解工作1500余场,为约10万人讲解红旗渠故事。“我出生在林州,爷爷、外公都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从小就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会怎么做。”拷问灵魂的深度思考,让她每一次的讲述,总能将真心真情代入其中,令游客感动不已。
同为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的郭芳芳,把厚厚的讲解资料当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红旗渠的故事,她有时间就去拜访修渠老人,了解他们在艰难岁月中的奋斗故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6个字,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纪念馆里,许多讲解员都是“渠二代”“渠三代”。“讲好红旗渠故事,是在传递前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郭芳芳说,“我们讲的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个信仰,一份深藏于中国人心中的红色情怀。”
看一场表演,历史与现实交叠
“快看,他在悬崖上飞荡起来了!”随着一声惊呼,在红旗渠青年洞天河亭实景演出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悬崖一侧。
演员元赵勇腰系绳索、手拿钢钎,高悬在近百米的空中,他双脚用力蹬向崖壁,向外飞荡开了10多米,然后瞄准目标直扑崖壁……
讲解员申彦慧告诉观众,这是在表演“凌空除险”。
上世纪60年代,修渠工程启动不久险情就接踵而至,因为修渠需要炸开山石,有些被炸开的山石从悬崖工地上滚落,造成了接连多次的重大伤亡事故。如果不及时把危石除掉,修渠就无法推进。
“关键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头顶是悬崖峭壁,身下是万丈深渊,他腰系大绳,荡身其间,双手持挠钩排除松动的石头,这个人就是除险英雄任羊成。”申彦慧介绍。
为了修渠,任羊成长年累月地飞荡在山崖之间,腰部被绳子勒出一道道血痕,勒痕在他的身体上刻下一道又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
“我的老师就是任羊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套绳、下崖、飞荡、除险,每一个动作老师都一遍一遍地教我们。”在元赵勇看来,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对每一位红旗渠建设者的致敬。
纪念馆里,大屏幕滚动播放着纪录片《红旗渠》: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正式通水,人们拥挤在渠道边上,伸长脖子望着来水的方向,当奔腾的漳河水汹涌而至,雪白的浪花飞溅在渠边那些饱经沧桑的太行山人的脸上,他们争相用手捧着从渠道里打上来的水,尝一口,笑容绽放在脸上……
纪念馆外,实景演出现场,随着一声“开闸放水”,红旗渠水滚滚而来,在场的观众无不欢呼、鼓掌。
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叠。
红旗渠运行50余年来,农业灌溉供水60亿立方米,共浇灌农田4700万亩次。“十四五”总体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后,还将增加15万亩左右的灌溉面积,百万林州人民的生命渠依然保持着活力。
“纪念馆里听到的每一个故事并不缥缈,因为红旗渠就在这儿。”山西游客吕笑说,“当听到渠水水声的时候,那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马子萌沿着红旗渠从山西境内出发,一路旅行,最后一站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以前总是听老师讲起红旗渠,真的自己走一趟下来,看见这条河挂在悬崖上,这种震撼难以言喻。”
“当年施工时难度最大的建筑,今天成了最壮美的风景。”红旗渠风景区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永艺介绍,“我们依托红旗渠纪念馆,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弘扬红旗渠精神,记录了林县人万丈豪情的渠首、青年洞、分水岭,就是红旗渠精神的实体。”
上一堂课程,让红旗渠精神流入每一代人血脉
8月31日晚上,安阳市民收看了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为全市师生讲述了他们一家和红旗渠的关系,也讲述了他的命运是如何被红旗渠改变的。
当年,张买江的父亲在修渠时牺牲,13岁的他接过父亲的钢钎,走上工地。红旗渠修了10年,他干了9年。儿子张学义长大后,又接过他的接力棒,在合涧渠管所工作,负责守护50多公里渠段。
如今,年过七旬的张买江依然常常走上红旗渠。放眼眺望,渠水流淌进田埂,他又想起了那个13岁只身进太行的自己。“没有渠时,割麦子,麦子只有一拃高。”转而又流露出骄傲的笑容,“现在都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林州成了米粮仓。”
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张买江感慨地说,红旗渠精神如同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不仅滋养了老一辈,也滋养着新一辈,为人们战胜艰难险阻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
“渠二代”周锐常曾是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副处长,主持了红旗渠纪念馆新馆的规划建筑设计和陈列布展工作,退休后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特聘教师。
“每一批来干部学院上课的党员干部,第一站都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周锐常说,“常有人问我,如今学红旗渠精神我们该学什么?答案就写在这里。”
站在纪念馆红旗渠工程的沙盘前,周锐常如数家珍:
“前后近30万人上山修渠,是一个人力、物力、技术、管理等高度协同的系统工程。红旗渠的成功建成,离不开党领导下全县‘一盘棋’的组织协调”;
“红旗渠建设的这漫长的10年间,修渠民众如何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呢?沙盘里依次亮起来的灯光,代表分段通水的渠,修成一期,通水一期,以水促渠,以渠促人心”;
“红旗渠是水利科学技术与民间经验智慧结合的结晶,对水流量有着精确测算,总干渠渠道水平长度达到70公里,而高程仅仅下降10米,是山区等高线灌溉渠的杰出代表”……
听完课,还可以实际体验修渠的不易。林永艺介绍,“除了以‘渠二代’讲故事、‘劳模面对面’等方式深度解读红旗渠精神内涵,我们还开发了推民工车、抬太行石等特色课程,增强教学体验,今年纪念馆成功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在纪念馆留言簿上,有观众工工整整写下感悟:“红旗渠精神是鲜活的,它可以融入我们每一代人的血脉中,激励我们去奋斗、去奉献。”
一队队观众,从四面八方,带着好奇、带着探询自然与历史的期待而来,又带着难以泯灭的记忆而走,让红旗渠的故事如同滔滔渠水一般永远流淌。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5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