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20:10:36 来源: sp20241122
卞振强(右一)
卢超骏 健康时报记者 韩金序摄
朱云飞
葛庆磊(中) 本报记者 张孝宇摄
崔雪梅 王支援摄
赵冬梅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河南省虞城县是人民日报社定点帮扶县。从去年起,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分批前往虞城开展驻村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新进展。虞城乡村有哪些新变化?请听来自村民的讲述——
绿葡萄 “金果果”
■ 卞振强 镇里固乡丁马庄村党支部书记
初夏5月,田野里一片生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丁马庄村的地里多了一张新面孔——今年2月,村集体引进的“冰葡玉”葡萄种下了。这会儿,葡萄秧从地里长出来,绿油油的,长得正好。
我返乡服务乡亲8年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肩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村历来有种苹果、冬桃等的传统,这几年,我们村集体引种5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又积累了种葡萄的经验。发展“阳光玫瑰”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赚的钱成了给村民提供公益岗位的工资来源,地里有活的时候村民来这干活,每天能有百十来块钱收入,最多的时候能拿到200元的计件工资。葡萄成了“金果果”。
种果子周期长,可能种了没几年,市场供给多了,就得及时更新品种。前几天我在手机上看新闻,说榴莲价格会降。我们的“阳光玫瑰”也在面临供给逐渐多起来、价格走低这个问题。
“阳光葡萄”的老本吃不了几年,必须得更新换代!
去年4月,我和村里的李金付、卞红振两人到外地考察项目,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葡萄品种。在连云港,一个叫“冰葡玉”的葡萄吸引了我们。这是一种冬季结果的葡萄。中国新鲜葡萄上市的时间,早熟品种一般在6—7月成熟,大部分葡萄品种8—9月成熟至10月结束,在此期间集中上市的品种多,产量巨大,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对管理成本及品质要求高,而冬季葡萄“冰葡玉”上市时间为11月至元旦,全国同期上市的葡萄品种少,市场潜力大。
上个月,连云港玉葡千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人又来丁马庄看葡萄秧生长情况,传授“冰葡玉”的养护经验,我们这20亩冰葡玉就是从他们公司引种的。过两天,我们还要为这20亩葡萄盖上大棚。下一步,我们会积极接洽水果商,既要把葡萄种好,也要卖好。
新品种葡萄长势正好,我们对村里发展有了更大底气。
(本报记者 石 畅采访整理)
小庭院 “聚宝盆”
■ 卢超骏 刘集乡刘皮村村民
我今年已近80岁了,一直生活在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俺村坐落在田野间,如今因养殖“五彩蛋鸡”闻名。“咕咕咕”,天还没亮,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对我来说,一天就是从喂食小院里的五彩蛋鸡开始的。
儿女们都在外打拼,多次要接我去城里享清福。可我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舍不得离开。平时,我总想找点事干,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补贴家用。当听说村里要发展庭院经济,引进五彩蛋鸡项目时,我也报了名。
五彩蛋鸡,名字就好听。它们产出的鸡蛋颜色各异,有青、白、黄等多种颜色,看着怪喜人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这是刘皮村发展庭院经济的特色产业,也是我们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小院不大,但足够我养几十只五彩蛋鸡。儿子听说我要养鸡,劝我说:“爸,你岁数这么大了,还要拿着鸡蛋去市场上卖,多累啊!”我也一度动摇了。
当村干部听了我的顾虑后跟我说,村里提供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公司提供鸡苗、技术培训和产品回收,合作社负责鸡舍搭建、饲料供应和鸡蛋统一收购。我只需支付鸡苗款的七成,剩余部分用产蛋来抵扣。这种合作模式让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轻松养鸡,不用担心技术和销路问题,我也没了后顾之忧。
每天早晚,我都会准时给鸡喂食,不耽误和老哥们下象棋。饲料都是自家地里剩下的玉米碎等,简单又实惠。看着这些五彩蛋鸡开始产蛋,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它们不仅为我带来一份稳定的收入,还给我带来许多乐趣。如今,我家小院的五彩蛋鸡已经成了“明星”。每当有亲戚来访,我都会自豪地向他们介绍我的养鸡经验。
小庭院变成“聚宝盆”,土鸡蛋成了“金蛋蛋”。种了一辈子地的我,之前很难想象。但现在,它已经成为现实。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有盼头。
(健康时报记者 韩金序采访整理)
勇于创新 光大非遗
■ 朱云飞 应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出生于虞城县刘集乡蔡老家村,家中祖辈从事正骨,最引以为豪的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筋骨散热敷疗法,这一疗法集散、醋、热、熨、敷五位为一体,用药配方工艺复杂,从原材料筛选、醋制、酒制、碾碎、过苜再到装袋成品,层层筛选把关,精确配伍。
父亲在商丘市开了家理疗馆,从小我就跟随父亲耳濡目染。我考上了山东青岛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工作,但一直心系家乡。
由于父亲经营有方,店铺发展得不错。受父亲感染,我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注册了河南应天药业有限公司,开设工厂。一来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二来由于看到家乡缺乏好的就业机会,许多青壮年只能外出打工,我想为他们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个想法得到乡镇支持,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利好政策的指导下,工厂得以顺利建成。
现在人们对中医养生越来越认可,工厂发展也红红火火。工人大多是附近村民,累计带动100多人就业。我在农村长大,很清楚在村子周边务工的女性大多是“宝妈”,她们既要照顾孩子、老人,又要应对农忙时节的田间劳作。
办厂之初,我就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推行弹性工作制。在农忙季节,鼓励员工预先规划生产计划。在厂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节奏和效率选择适合自己的计件或计时工作模式。比如计件工作,工人每月能赚三四千元,足够补贴家用。
公司还研发出包含擦剂、贴剂、膏剂等多形态的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还销往海外。2021年,筋骨散热敷疗法被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还要勇于创新,把非遗发扬光大。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发更多产品、提高产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造福乡邻。
(本报记者 赵 昊采访整理)
空巢不空 晚年幸福
■ 葛庆磊 大杨集镇谢店村村党支部书记
4月20日,俺村的“孝善大食堂”又开餐了。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来了。主食是水饺,他们边吃边拉家常,笑声此起彼伏,看着老年朋友们吃得放心、聊得开心,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一直琢磨,怎么给村里办点实事。看到很多老人做饭不方便,我组织村两委干部与志愿者,在村里开办“孝善大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
开办食堂,首先考虑的是经费问题。当村民听说要开办“孝善大食堂”,纷纷主动捐款。我们为此单独建立了一个账本。每次开餐的经费都一笔一笔记录在上面,供全村人监督。
经费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考虑的是场地问题。我们把场地选在谢店小学,除了学校食堂场地足够大之外,还与“孝”文化的教育有关。老师们都很支持,不少老师主动来做志愿者,还让学生参与“孝善大食堂”的志愿活动,目的就是为学生上一堂爱老实践课。谢店小学校长李怀庆跟我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在“孝善大食堂”开办前,村里的老人们难得相聚一堂。之前,许多老人由于腿脚不利索,虽在一个村里面,相互串门儿也少,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之间都难得一见。“孝善大食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不用走太多的路,就能让他们在吃得好的同时,还能聊得欢。有村民用代步车载着年过九旬的母亲专程来“孝善大食堂”就餐,就是因为母亲说“想看看老朋友”。
由于村里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留下了独守老家的空巢老人。当在视频电话里看到自家老人在“孝善大食堂”里吃得好、聊得欢、笑得美,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微信群里点赞感谢。这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要把“孝善大食堂”继续办下去,让老人们过一个幸福晚年。
(本报记者 张孝宇采访整理)
家风好 乡风正 民风淳
■ 崔雪梅 古王集乡潘小楼村村民
我今年67岁,家在虞城县古王集乡潘小楼村。在农村,可能个别人会攀比谁家有钱;在俺这,我们比谁家的“星星”多。
我家现在是村里的八星文明户。这八颗星都是啥,话到嘴边都有点数不过来:家庭和睦、热心公益、爱护环境、勤劳致富、团结邻里……这些做好了,都会摘到一颗小星星。村干部说,每次争创一颗,也不是件轻易的事儿。村里会严格按照评审程序,村民自己评、村民代表初审、村两委审定、乡政府审核,最后张榜公示后,才给你授星挂牌。看到家门口挂的星级文明户牌子,感觉更有动力了。
曾经,有人说我是一个命苦的人。我娘家在甘肃陇南,1991年经亲戚介绍,和爱人相识结婚,嫁到潘小楼村。2012年10月,丈夫在一场事故中全身瘫痪,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我当时感觉,没了顶梁柱,这个家要散了。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积蓄花光了,还欠下了外债。丈夫也一度心情低落,经常无端发火。有人劝我放弃,有人劝我回娘家,但我始终没有离开,这一照顾就是10多年。
现在,我很知足。在家里陷入困境的时候,乡里村里给了我们关怀和救助,把我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村里的公益保洁岗位,还落实残疾人补贴,办理低保,让我们享受医疗扶贫等政策优惠。女儿、女婿都非常孝顺。今年,远在甘肃的母亲身体不好,我有时要回去看护,女儿、女婿会停下工作替我照顾家人,从无怨言。
我家里有7亩2分地。最近,在照顾丈夫、送孙子上学之余,我会去地里拔草。看着绿油油的小麦,我觉得生活就像管护田地一样,只要用心,长势一定会好。
现在,村里像我这样的星级文明户有不少,大家都在比谁最先达到十星。我要早日把剩下的星星争过来,争创十星文明户。我也切实感受到,大家在争星创优的同时,家风更好了、乡风更正了,民风也更淳了。
(本报记者 张文豪采访整理)
希望小学 再创佳绩
■ 赵冬梅 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校长
课间休息时,站在操场边,看着孩子们在塑胶跑道上奔跑、做游戏,我不禁思绪万千。听学校的老前辈说,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原名是小侯前侯楼小学,位于刘店乡前侯楼村东头,于1964年建校,后来年久失修,几乎成了危房,每逢下雨下雪,屋里屋外到处泥泞不堪,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条件很艰苦。无奈,学校在下雨天只有停课。
转机发生在1996年,由人民日报社援建的新校区开工,经过120天的紧张施工,建成了占地18亩,建筑面积750平方米,能容纳7个教学班300名学生的校园。新校园落成后,小侯前侯楼小学正式更名为小侯人民日报希望小学。
在随后的发展中,我们学校一步一个脚印,软硬件设施都有了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如今,学校分为小学区和幼儿区两个教学区。小学区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30余人,教职工28人;幼儿教学区共4个教学班,在校生80人左右,教职工6人。学校有标准化餐厅、计算机教室、科学教室、仪器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内设200米环境跑道,各类器材一应俱全。现在的环境,之前想都不敢想!
2018年春季,我接任小学校长。从一线教师到校长,我深知硬件设施跟上了,师资队伍更不能落后。我深入教学第一线扎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同时让老师走出去,多向专家、名师请教,学习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帮助孩子们成长进步。
作为老师,最开心的是看到桃李满天下。我们小学历届毕业生已有80多人考取高等院校,有20多名学生取得研究生学位,还有一个学生现在已经是博士了!更可喜的是,2021年,我们小学的三名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录取。看见孩子们从这个小村子考到好大学,感到十分欣慰。我坚信,未来我们小学一定会再创佳绩!
(本报记者 毕京津采访整理)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