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续7年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发布时间:2025-01-08 01:07:01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吕少威)25日,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场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北京连续7年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据介绍,北京出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等系列政策。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独角兽企业发展等政策,中关村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

  北京出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支持政策70余项,着力推动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发布全市首份多语种产业地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24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三成。

  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事项实现同事同标、资质互认、跨省通办和共享。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透明

  北京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围绕食品、医疗、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清除隐性壁垒;聚焦餐饮、连锁超市等8个业态,完成51项改革任务,着力打通影响消费供给的制度性障碍。

  北京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合并办、承诺办、网上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覆盖面不断拓展,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超九成,率先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最快1天办完。大力推行“准入即准营”,在40个行业全面推广“一业一证”,平均压减材料50.6%、压减时限71.5%。

  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北京制定出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等5大基础制度。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外商投资条例等63项地方性法规。大力度清理与《条例》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废止和修订法规规章9部、规范性文件71件。

  北京率先推行“风险+信用”为基础的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实现49个市级政府部门领域全覆盖,上半年全市开展非现场检查比例超过20%。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上门打扰。

  北京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深化“繁简分流”改革,推进全部一审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执行实施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积极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独任制等机制,5年来商事案件审判、执行案件平均用时分别压减20%和60%。

  投资贸易环境更加自由便利

  北京出台稳外资、投资便利化改革、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系列措施,建立完善多层次外资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大众近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全国首个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纷纷在京落地,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达到245家、全市外资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49家。

  北京在全国率先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提前申报”、容错机制等5项改革并持续推广,在机场口岸开展“机坪直提”试点,国内到港出口货物进出库交接环节由原来的4次压缩为1次;建设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连通的双枢纽空港电子货运平台,提供运单申报、货物跟踪等“一站式”服务,车辆入出卡口平均耗时压缩50%。

  北京国际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122项境外职业资格得到认可,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全覆盖,办理时限从17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推出8语种接听服务,在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累计办理外卡刷卡等业务45万笔。

  杨秀玲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加快实施人才创优、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升级等8大行动,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