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20:36:53 来源: sp20241223
补齐绿色农业短板
曾汉君
当前,多个农业大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进一步擦亮农业发展的底色。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为77.53,较上一年提高0.62,比2015年提高2.34。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对于夯实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根基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经济脱胎于自然攫取经济,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产业。从根本上说,农业的底色就是绿色。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农业不断进行产业分化和产品升级,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农业业态和产品形态。而所谓绿色农业,是关于安全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卫生健康农产品指标体系的形象说法。现代绿色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化科技支撑上的农业经济,以生产机械、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运营为主要工具,以高质高效为基本特征,汇聚了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形成了从绿色种质资源到绿色生产、加工、培育以及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再创造的全过程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不仅保留了传统绿色农业的本质,又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食品安全需要。这种代表着现代农业绿色转型方向的典型,已经在不同的地方渐次出现,并且表现出强劲生命力。
近年来,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先后发布与落实,有力支持促进了我国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些中央文件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等多方面,进一步细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并形成合力,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注入力量。
不过,在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绿色转型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比如,绿色农业的概念模糊、行业标准不统一、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实际生活中绿色农业产品良莠不齐甚至以次充好,由此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因此,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多方面发力,找准我国现代农业绿色转型的科学路径。
一方面,要发扬农业生产中的优良传统,打牢现代农业绿色转型的根基。传统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离开传统农业谈现代农业绿色转型,无异于空中楼阁。我国农业在悠久的发展中积累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生产理念、科学生产技术和有效生产方式,至今仍值得坚持和利用。比如,耕地生产休作、作物轮作等农业知识,都是源自农业并应用于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发展。这些具有东方智慧的农业思想遗产,对于我们当前建设农业强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苏浙地区近年来仍在应用的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生产系统,以及不少农民包括有些种植大户使用推广的生物灭虫等农业技术,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以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农作物营养替代品开发,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升级换代。要广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推进种养有机结合,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种养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要在遏制化肥农药滥食滥用的同时,按照安全健康的标准要求合理使用,加快绿色替代品的研发生产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源头跟踪、流向追溯及信息存储等目标。通过产管并举、产销联动,逐步形成产能稳固、品种多元、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产品供给体系。(经济日报) 【编辑: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