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牡丹花开时

发布时间:2024-12-27 15:10:47 来源: sp20241227

0eb927df11b01955137a630b0d4b5ee2_20240601123729577t5794.png

洛阳·牡丹花

牡丹,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花单生枝顶,分5瓣或为重瓣;花朵大而香,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不仅品种繁多,色彩亦多,有粉、白、红、黄、绿、紫等颜色。牡丹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洛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与牡丹生长周期的气候需求高度吻合。每年谷雨前后,洛阳牡丹进入花期。

资料来源:洛阳市林业局

赏花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牡丹》唐·徐凝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唐·刘禹锡

又到牡丹花开时

人民日报记者 毕京津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河南省洛阳市,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4月的洛阳,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形态各异、五彩纷呈的牡丹花,有的婀娜曼妙,有的端庄秀雅,有的仪态大方。一朵朵,花瓣重叠,一片片,色彩斑斓,铺展开去,处处都是美不胜收的醉人画卷。

兴盛于皇家园林,扬名于文人佳作,却又在悠悠千载之后,化作美丽的绿植,装点着洛阳最寻常的街巷,近距离让市民游客欣赏——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在一年又一年的盛放中,见证着洛阳城的变迁。

走近这朵花,读懂这座城。

微信图片_20240531160114.png

洛阳隋唐城国家遗址公园内,牡丹花盛开。 曾宪平摄(人民视觉)

千载悠悠诗与花

花开时节,洛阳大街小巷、公园人家,牡丹灼灼绽放,展示着炽烈如火的绝色风华,引来满城宾客。

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自古便惹人喜爱。洛阳栽培牡丹的历史,始于隋,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古人曾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洛阳市作协副主席、《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告诉记者,这表明隋朝就有牡丹进贡,西苑就是当时在洛阳兴建的皇家园林。

到了唐朝,赏牡丹、爱牡丹,更成了一种风尚。当时牡丹的栽植中心在长安,但常去洛阳居住、办公的唐朝皇帝,也把赏牡丹的风俗带到了洛阳。唐代诗人白居易形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则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名句,这些正是当时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

洛阳牡丹极盛则要到北宋,当时诞生了一批牡丹专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3篇。在这单论洛阳牡丹的名篇中,欧阳修详细记述了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点出“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详实的记载表明,当时洛阳不仅人人爱牡丹,更形成了人工栽植牡丹的系统方法。

北宋之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虽不再是国都,可洛阳人对于牡丹的热爱却没有改变,一直绵延至今。

悠悠千载岁月,赞颂洛阳牡丹的诗文不胜枚举。洛阳因着这些古老的篇章,多了几声历史的回响。而牡丹则用年复一年的盛开,不断为城市绽放着新的生机,创造着新的机遇。

常开常新花与城

洛阳牡丹的再一次繁荣,是新中国成立后。

1959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到洛阳访问时,曾亲切询问洛阳牡丹的发展情况,并指示要赶快抢救。随后,洛阳市开始调集力量,大力发展牡丹相关的科研、文化和经济事业。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定为市花。1983年,洛阳举办了第一届牡丹花会,并在随后的每年4月连续举办。2010年,“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的洛阳牡丹花会,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到今年,洛阳花会、牡丹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41届,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成了洛阳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不久前的盛花期,来到位于洛阳机场正南方3公里处的国家牡丹园,20万株牡丹花竞相开放。走近一株被誉为“花王”的姚黄,花瓣如扇,层层叠叠,花蕊黄中带白,丝丝嵌在花瓣之间。微风拂过,清新淡雅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牡丹原产中国,位于洛阳的国家牡丹园,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400个牡丹品种,是世界上收集牡丹品种最多的基因库。”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改秀介绍,洛阳在牡丹基因测序、新品种培育和花期调控技术等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据统计,洛阳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牡丹园有20个,城中街头巷尾、道路两旁遍植牡丹。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就连有些道路交通信号灯上的红绿灯,也是牡丹形状。

从牡丹画、牡丹瓷,到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鲜花饼……牡丹是洛阳的文化名片,也有着极强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据介绍,洛阳已形成了与牡丹花有关的观赏、药用、深加工(食品、化妆品)和工艺美术等四大类产业,综合年产值近百亿元。

牡丹,作为洛阳人生活的一部分,早已融入了整个城市。居民李秀莲家住洛阳市老城区洛邑古城旁,家养牡丹30年。“春暖花开时到牡丹园赏赏牡丹,平常侍弄侍弄家里的牡丹花,有客人了请他们品尝牡丹饼、喝喝牡丹茶,这些早就成了我们的日常习惯。”李秀莲说,牡丹是洛阳的骄傲,希望有更多人喜欢牡丹,喜欢洛阳。

国色天香 春意满城

洛阳牡丹迎来赏花热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

第四十一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引来赏花人无数。本届牡丹文化节活动自4月1日起至15日结束,赏花期持续至5月初。

花如海、人如流,国色天香,全城春意。洛阳市各牡丹观赏园晚开品种开放的时节,在洛阳国家牡丹园,红一片、紫一群、粉一簇,300多个品种的牡丹争相吐蕊;在国花园,智能控温控湿技术调控花期,游客尽赏各色牡丹珍品;在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景区,不时有身穿汉服的游人穿行牡丹花丛,打卡留念。

“我们趁着周末假期来到这里,感受古都魅力、深厚文化的同时,也来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景观。”在洛阳市老城区明堂天堂景区,来自陕西西安的孙女士说。以花为媒,老城区还在牡丹文化节期间举办了“牡丹时装周”、“丝路友城”、“国货经典·潮品焕新”河南省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

据介绍,本届牡丹文化节主题为“牡丹花开又逢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其间设有“相约神都·漫步花海”沉浸式赏花活动、东方博物馆之都奇妙游等11项主体活动。同时,为加强市县联动、发展全域旅游,赏花活动期间,洛阳各县区及社会各界联动举办了系列活动。

洛阳是牡丹的发祥地和重要的传播地,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牡丹文化。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办主任侯洪星介绍,牡丹9个野生原种全部分布在中国,洛阳自然分布有3个野生原种。目前洛阳已引进全部原种并用于科研。如今,洛阳有牡丹十大色系十大花型,超1400个品种,全市规模以上(面积100亩以上)观赏园20个,牡丹相关企业240多家,从业人员3.3万人。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振刊介绍,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都是洛阳最热闹的时候。今年4月1日至15日,洛阳市共计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4%和27.65%。

校对:王朝全

来源:中国城市报

(责编:赵欣悦、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