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会客厅|朱是西:走好“水源地”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01-08 07:10:26 来源: sp20250108

累计调水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人……一组组数据,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见证。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一泓清冽的丹江水,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奔涌而出,沿千里长渠一路北上,成为了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2023年12月下旬,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视频访谈栏目时表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近年来南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京宛对口协作成果深化、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水清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水龙头”,怎样守好“一库碧水”,保障好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朱是西介绍,近年来,南阳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铁腕治污,建立“河湖长”体系,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长效护水,实施“互联网+护水”机制,实现汇水区水质实时监测全覆盖;坚持涵养生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初步形成库区水土综合防护体系,持续巩固完善“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好一库碧水。“今年1月至10月,出水口监测水质保持在Ⅰ类标准,输水水质实现新的突破。”朱是西说。

“国之大者”关乎长远,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眼光。而有着“中州粮仓”之称的南阳,如何把“大国粮仓”筑得更牢、“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同样是其高质量发展路上必须回答好的重大命题。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我们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力以赴保耕地、提产能、稳供给。”朱是西表示。

2022年,南阳粮食总产量达143亿斤、喜获“十九连丰”。此外,南阳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花、药、果、菌、茶、肉、蛋、奶产量稳定保持在河南省前列,构建了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借助丹江口水库优势资源,南阳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不动产登记实现115项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开办+N项服务”,将流程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以内……近年来,南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建设“低成本创业南阳”。

营商环境送“春风”,经济航船好“扬帆”。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朱是西说,“今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0.9万户,总量突破100万户。”

产业兴则经济强。作为医圣故里、仲景文化发源地,近年来南阳市确立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目标,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朱是西表示,南阳不断做优中医药服务、做强中医药产业、持续打响“仲景”文化品牌,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南阳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宛药振兴计划,依托龙头药企,着力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我们致力于做好‘艾草’大文章,实施了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艾草电商主体占全国的70%以上,艾产业年产值达130亿元。”朱是西说。

回望过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9年,为沿线地区带来了不止生态效益,还有民生福祉。

朱是西表示,作为河南省第三大经济体、河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南阳一手抓“绿色崛起”,把产业链群培育和城市能级提升摆上突出位置;一手抓“美丽富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2022年,在河南省民生实事工作排名中,南阳位列第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未来,南阳将立足自身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走正走好‘水源地’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发展之路。”朱是西说。(实习生王焱茹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申佳平、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