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8:12:36 来源: sp20241130
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即将实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2日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上表示,我国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落地落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闫振介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将以拯救大熊猫、海南长臂猿、兰科植物等重点濒危物种为目标,加快国家植物园、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研究中心、繁育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动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复壮,全链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中国引领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这一兼具雄心、务实、平衡的历史性自然协议。黄润秋是COP15大会主席,在22日的活动中,他呼吁各缔约方对标“昆蒙框架”,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前不久,中法双方发表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持续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1月,我国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开展行动的四大优先领域。
“这是中国落实‘昆蒙框架’的具体举措。”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大卫·库珀看来,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达成一致的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是相契合的。
大卫·库珀关注到,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已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大熊猫已不再列为“濒危”物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正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我国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国家层面出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并作出明确部署。在制度体系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国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
数据显示,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全国2015-2020年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表明,我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并不断优化,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提高,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达到43%以上,首次超过低差等级比例。
“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庆说,中国科学院于今日上午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这一最新版名录共收录155364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严庆表示,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我国本土野生植物种质11305种90738份,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与全球种质库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跑者。
此次活动举办地海南省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缩影和典范。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海南省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目前增长到6群37只,是全球种群数量下降到10只以下极危物种中,唯一基于自然恢复成功的案例。海南孔雀、坡鹿等珍稀濒危物种数量也不断增加,为国际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海南样本”。
5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召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黄润秋再次强调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性,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黄润秋表示,后续将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大学生代表也在活动中共同发起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他们表示:“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努力,皆为地球带来积极变化;每一次有心之善举,皆在守护宝贵之生命。”
本报海南五指山5月2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