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生物产业逐梦深蓝 释放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1-24 17:54:43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广州12月1日电 (程景伟 郭婉华)从2018年起,广东省政府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海洋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7.5亿元。作为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强劲引擎,广东海洋新兴产业正逐渐跑出蓝色“加速度”。

  近年来,广东海洋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孵化形成一大批海洋高端生物制品和药品,在海洋功能生物资源挖掘、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发、海洋微生物新型生物酶和海洋蛋白肽等生物制品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深海微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领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南海所)贡献了多项代表性研究。比如,中科院南海所副所长张长生带领团队在抗肿瘤海洋候选药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药物先导化合物28个。该团队已完成了5个抗肿瘤海洋候选药物的成药性评价。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依托中科院南海所建设而成。该实验室主任鞠建华2011年带领团队从3500多米的深海底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此后6年里,鞠建华团队从中提取单体化合物并确定活性成分结构,鉴定其生物合成基因簇,阐明了合成机制,实现怡莱霉素E的定向高产。

  怡莱霉素E来自深海微生物,是抗结核药物的先导化合物。目前,该团队正进行怡莱霉素E的临床前研究。

玻璃水缸中被精心照料的珊瑚。周礼雄摄

  广东在海洋健康产业和生物制品研发方面,特别是海洋生物蛋白肽、糖类、油脂等功能性大分子发掘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具有国内领先优势,且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技术转化和成果开发上成果突出。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陈填烽团队主持开展了“高纯度含硒藻蓝蛋白作为肿瘤化疗增敏剂的研发”项目。据陈填烽介绍,从海藻的养殖、富硒产品的开发、高纯度蛋白的纯化及一些功能化纳米硒产品的开发,到产业转化、临床应用等整个系统环节,团队层层把关,解决了产业难题。目前,功能化纳米硒产品已经在市面销售。

珊瑚、砗磲繁育基地的“金山银海”。周礼雄摄

  在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长隆)珊瑚、砗磲种质资源库内,大批珊瑚和砗磲被放在玻璃槽中繁育。据介绍,珠海长隆与中科院南海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在珠海横琴建立珊瑚繁育基地,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培育珊瑚达3000株,对推动珊瑚礁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珊瑚、砗磲与虫黄藻是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珊瑚、砗磲为虫黄藻提供庇护所和光合作用原料,虫黄藻则利用二氧化碳和珊瑚、砗磲的代谢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提供给珊瑚、砗磲。”该种质资源库负责人说。

中小型个体砗磲。黄兆琼摄

  砗磲是双壳贝类,在海底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据中科院南海所专家张跃环博士介绍,由于全球变暖、海洋酸化以及人为的盗捕等因素,砗磲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了解,2016年,张跃环贝类研究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砗磲人工繁育,并指导建设了活体珊瑚、砗磲种质资源库,可为广东沿岸珊瑚礁生态修复持续供应所需苗种。张跃环表示,目前砗磲苗种生产已经达到了规模化水平,研究成果实现了部分转化。(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