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4:34:05 来源: sp20241227
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并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座谈会,这次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是第7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下一步我们还要召开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座谈会,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看准了就持续抓下去、不成功决不罢休,是总书记抓工作的定力、韧劲和方法。
2020年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曾有感而发:“我们现在都是在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那时,“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局。2024年,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也进入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召开这次座谈会,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更高起点上新的出发。
中部6省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年前,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擘画了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的宏伟蓝图。“这5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向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走下来,成绩很大,成效很明显。”
5年过去,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的话充满信心和力量:“我相信,相关工作思路和举措通过大家的认真领会形成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案,并在6省全面推开,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又会迎来新一轮高潮。”
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正是春耕备耕时节,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
平畴沃野,碧水绕田。春风中摇曳着一片片碧绿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当地负责同志介绍,示范片区采用“五统一、两利用”技术模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利用田埂种植大豆、利用冬闲田种绿肥,早稻、晚稻两季亩产达到1152.3公斤。
沿着田边小道,总书记走向农田深处。
一旁的稻田里人们正在育秧,秧盘上的种子刚刚播下。“你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始插秧?”总书记走上前仔细察看,并同在场的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亲切交流。
“4月上旬和中旬。”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总书记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引来大家会心的笑声。
“一亩地纯收入能有多少?”总书记关切地问。
“兼种油菜的话,加上种地补贴,大概可以拿到1300元到1400元。”
在场的种粮大户陈帅宇是一名“90后”返乡大学生,带头成立了一个合作社,承包了2800多亩水稻田。总书记和他攀谈起来:“大学学什么的?回来多久了?”
“我是学工商管理的,回来9年了。”
“打算继续干下去吗?”总书记问。
“肯定继续干下去,现在国家对种粮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越干越有劲了!”小伙子高声回答。
希望的田野上,活跃着青春的身影。他们接过父辈的重任,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打开新的天地。
离开稻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家中看望。院子里,为春耕准备的插秧机、抛秧机、喷洒农药用的无人机,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一应俱全。
戴宏告诉总书记,自己承包了48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稻,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政府还补贴了7万多元。
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
“湖广熟,天下足。”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湘资沅澧绵延流淌,滋润出湖湘大地的沃野粮仓。
“我常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生活好了,也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总书记的话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党中央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广大农村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粮食,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
湖南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担当重任——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21日上午,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从粮食安全谈到粮食的损失浪费问题:“我在农村插队时,扛麦子都不能换肩,换肩抖一下,麦子就会掉下来浪费了。现在粮食损失有不少在机收上,要改进机械,避免粗放作业。”
他要求湖南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守牢耕地红线,坚决遏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
从湖南放眼整个中部地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5个在这里。2023年,中部6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部6省考察,每一次必谈粮食安全。
在20日下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中部6省主要负责同志不约而同谈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
听了大家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抓住种子这个要害,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同时,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远考量和战略部署。
如何把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总书记到中部地区各省考察,每到一地,都着重强调这个问题。
18日下午,春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调研。
一师前身是创办于南宋年间的城南书院,因承续千载文脉而厚重,更因近代以来培养出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师大家而闻名。
一走进学校大厅,两侧墙壁上书写的校风、校训格外醒目,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
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一师学生毛泽东所题;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一师老师徐特立所写。中国共产党人的风范,浸润在字里行间,引发总书记的深思。
湖湘大地,红色热土,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灿若群星、光彩夺目。
英杰辈出,源自办学者的长远治学眼光。
学校展厅里,一张张百年前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义务劳动、野外演习、社会实践等的老照片,展现出一师坚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以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流于只教知识。”
临别时,师生们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
好学校的标志是什么?怎么办好学校?
总书记语重心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掌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青春的面庞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中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700多所高校,在校生占全国的30%。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既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也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挥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离开一师,总书记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德合资技术创新企业,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等多个领域。
在企业展厅里察看产品展示,走进综合分析室、电池技术中心,总书记深入了解企业研发情况。
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这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离开公司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公司德方负责人亲切交流,关切询问企业经营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企业得到当地政府的很大支持,这里机会很多,发展很有潜力,希望和中国的团队一起让湖南制造的电池材料走向全球。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当前,我们把高科技领域作为发展的重点。我们愿意和各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相信你们在这里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总书记说。
于大势中谋划,在全局中落子,方能认清角色定位,发挥特色所长,抓住机遇发展。
中部地区制造业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硬核实力。
总书记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
总书记要求中部地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是影响和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短板。
总书记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自觉加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展现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持久魅力
常德河街历史悠久,曾毁于1943年的常德战役。近年来,通过修复重建,成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长沙来到常德,首先考察了常德河街。
一场春雨过后,阳光格外温暖。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土特产品、饮食小吃、特色工艺品琳琅满目,古香古色又不失烟火气息。
沿着麻石板路,总书记步行察看河街风貌,进商铺、询物价、唠家常,不时同店主、游客、市民亲切交流。
街边,一名小伙子正在制作擂茶。陶钵里,一根山胡椒棒来回研磨,将生米、生姜、茶叶等食材捣碎混合,煮成当地招待客人的必备饮品。总书记走上前,观看擂茶制作。
小伙子告诉总书记,天下擂茶一家亲,无论是哪里的,都蕴含着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传承下去。”总书记说。
鸳鸯走马楼里,集中展示了常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后,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人文与经济互促互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这是湖南发展乃至中部地区崛起的应有之义。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常德,因水而生、滨水而兴。沅澧两水穿行流过,汇入茫茫洞庭。
微风轻拂,水清岸绿。在常德河街,总书记来到穿紫河畔,听取当地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
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常德实施河湖连通、系统治理,沅澧两水干流断面水质连续4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河湖沿岸的滨水风光带,成为市民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消失已久的江豚、中华鲟、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回来了,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湖区周边居民收入也增加了。
“沅有芷兮澧有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独特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最佳名片。
自然人文,山川形胜,都是无价之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美丽中部”的明确要求,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和鄱阳湖、洞庭湖等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激发干事创业和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
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条条硬杠杠、实举措,到启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落实;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下,一系列举措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关键之年,如何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奋发作为?
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总书记此次湖南之行,又专门考察了农村基层减负情况。
在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了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
总书记转身看去,只见港中坪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经济合作社4块牌子,清晰简洁。
牌子减少的背后,是基层承担的事务减少了。
段德喜告诉总书记,现在需要村里开的证明少了,原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项,包括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现在多数都不用了,职能部门交办的事也少了。村干部手机上的微信工作群也从最多时的30多个减为现在的4个。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了。
总书记点头肯定。他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湖湘大地奋勇争先,中部地区生机勃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