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3:58:47 来源: sp20241125
我国拥有辽阔海域和世界级港口群,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是海洋大国、航运大国、造船大国,也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数据显示,中国约95%的进出口货运量由海运承担,航线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船员队伍、造船市场份额、海运船队规模、海洋渔业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近10万亿元人民币。
7月11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小鹏在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指出,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勇于开拓、积极作为,用科技赋能航海,用智慧引领未来,进一步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增动力、提能力,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塑造全球航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李小鹏表示,航运业应积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奠定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吴春耕表示,要着力深化航运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和应用。努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发力,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合力。积极参与国际海运治理,加快技术、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推动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为全球航运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主论坛上发布了《2023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水运建设投资完成2015.7亿元,同比增长20.1%,一批重大工程进展加快,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水陆域全面开工,平陆运河工程全线动工建设;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1018万标箱,同比增长15.9%;中国的国际海运量已近全球海运量的三分之一,长江三峡枢纽、西江长洲枢纽和京杭运河等船闸通过量再创新高,重点物资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报告》还指出,一批国内精品旅游客运航线亮点纷呈,国际邮轮运输全面复航;海运船队规模保持世界前列,国产LNG运输船和国产邮轮设计建造取得重大突破;全国已建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里程超过5700公里,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实现全覆盖;海运进口集装箱、大宗散货电子放货平台应用不断拓展;中国连续18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中国航海日活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影响日益增强,海南自贸港一批航运开放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全球首个依托中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产品成功上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此外,主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智慧港口发展成果,成果显示,中国港口进入自动化发展新纪元。截至目前,中国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均居世界前列,掌握了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核心关键技术,总体应用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在多层面协同发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全球产业技术合作,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就中国航运业而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务场景深度融合为关键,持续构建更具韧性活力的现代航运体系,对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篇至关重要。”
(责编:郝帅、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