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有了新的“护身符”

发布时间:2024-11-15 03:15:57 来源: sp20241115

  “我们消费者信赖吴良材的大品牌!”像这样的话语,在一家名为“丹阳吴良材”网店的商品评论区中频频出现。从店铺名称、店铺联系人、网页设计、快递寄件人名称,这家网店均用了“吴良材”名称或专有字体。

  包装如此“完美”,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以为该店铺售卖的就是正品“吴良材”眼镜。但实际上,这家店纯属“搭便车”,卖的都是其他品牌的眼镜。

  “这样一家店,怎么能在网购平台开了13年仍‘安然无恙’?”刚接到这起商标侵权案时,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庭长、该案审判长许剑飞皱起了眉头。

  三年销售额便达740万余元

  肇自康熙五十八年的“吴良材”眼镜历史悠久、盛誉海外,入选“中华老字号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在眼镜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022年7月,“吴良材”商标持有人发现,丹阳某公司未经授权,在一网购平台上以“丹阳吴良材”为名称开设了店铺。

  “这家店从各方面都把自己包装成了‘吴良材’眼镜,还积累了四皇冠信誉,消费者根本无从辨别。”商标持有人在法庭上陈列了相应证据,请求判令被告停止商标侵权,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和维权费用。

  审理过程中,许剑飞和主审法官岑祺核对了这家网店近三年的销售记录,显示“交易成功”项对应83000多条记录,销售额竟达到740万余元。

  最终,黄浦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在店铺首页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及相关维权费用损失。一审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述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一纸依法能动履职的“治理书”

  案件审理结束了,侵权商家付出了代价。但吴良材一案并不是孤例,“老字号”商标被持续侵权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庭审中,被告“丹阳吴良材”负责人也提出过质疑:“我们向网购平台申请注册店铺时,平台并未审核名称,也没有要求提交相关授权文件。”

  “如何能从源头上改变现状?”许剑飞和岑祺将目光放到案件背后的网购平台。

  事实上,像这样涉及“老字号”品牌的“XX专卖店”的网店在网购平台上并不鲜见。网络店铺有别于实体店铺,消费者在购物前无法接触商品,一般往往是通过店铺名称、商品介绍、商品销量、留言评价等方式了解网络店铺所售商品是否为正品。

  那么,网购平台监管的“红线”究竟在哪里呢?

  为此,许剑飞和岑祺特地尝试了一下注册店铺的流程,发现环节中并没有选项要求提供商标授权信息,涉“老字号”的名称也并没有被审核阻拦。

  “这就是‘丹阳吴良材’能在网购平台上开13年的原因,缺乏监管才使得这类问题源源不断!”许剑飞恍然大悟,着手与网购平台建立起联系,希望能从源头改变现状。

  “建议增设商标授权信息”“设置老字号数据库,强制要求涉‘老字号’名称的店铺和商品提供商标授权信息”“对于不提交商标授权信息的店铺,应通过降低流量、降低信用等方式完善平台惩戒措施”……这份司法建议环环相扣,法官深入研究了平台监管漏洞,并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诊断书”和“药方”。

  司法建议发出后不久,平台便积极与黄浦区法院取得联系,表示他们已根据法院的建议,在商家入驻协议中增加了“不得在店铺名称使用等各领域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等条款。

  “另外,我们建立了专门知识产权保护渠道,快速响应及处理权利人关于店铺名称侵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投诉。关于流程设置的环节,我们将会进行可行性讨论后,再做上线。”平台在回函中写道。

  据了解,黄浦区商标资源丰富,区内有耳熟能详的“老凤祥”“豫园”“恒源祥”等90多个“老字号”商标,占据全市的一半以上。对这份司法建议取得的初步治理效果,“老字号”企业纷纷表示肯定。

  “这份司法建议对于流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行性,展现了人民法院深入开展诉源治理、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的决心与担当。”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和平饭店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青说道。

  组合拳让“老字号”后顾无忧

  “一家网店冒充我们的商标销售衣服,这些衣服图像又侵犯了其他权利人的著作权,该权利人就把网店和我们一起告上了法庭。我们是受害人,反倒成了被告,真的很冤枉。”在一次座谈会中,另一家“老字号”企业法务负责人表示。

  “老字号”企业历史悠久,但囿于规模不大、转型困难等重重因素,在商标注册、维权意识和能力等问题上都有着“沉重的负担”。为此,黄浦区法院积极探索涉“老字号”企业知产案件要素式统计,不断研究适法统一性。

  “我们围绕纠纷多发点、易发点分析研判,统一法官的裁判尺度和适法标准,协助‘老字号’企业完善在线平台的销售规章。”许剑飞介绍道,“比如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从类案总结和个案分析两个角度切实帮助‘老字号’企业提高维权意识和效率。”

  不过,除了法院跨前一步,保护“老字号”企业的诉源治理工作更需要辖区内多部门联合行动。

  在黄浦区法院的“穿针引线”下,“委调e空间”平台应运而生,有效整合法院、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资源,为多元解纷和知识产权争议的诉前调解工作打造更专业、高效、便捷的“行政+司法”双轨衔接机制。依托该平台,目前已有10余件涉及“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被成功化解。

  “我们将继续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帮助‘老字号’企业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为‘老字号’商标焕发品牌力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服务保障。”黄浦区法院副院长张颖说。(记者 蒋梦娴 通讯员 许剑飞 张逸帆 陆奕越)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