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0:44:11 来源: sp20241105
我国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 本报记者 张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撰文表示:“我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勇毅前行,着力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地球家园。”
走出特色保护之路
5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位于三山五园地区的北坞公园里,正举行由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主办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
现场来了不少群众,看起来非常热闹,有人驻足于展板前专心阅读科普知识及相关保护工作成果;有小朋友蹲在地上翻阅《海淀区野趣指南》的,或是体验制作昆虫旅馆的;在放飞救助鸟类环节,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围在工作人员身边,见证获救助的鸳鸯、野生雉鸡等被放归野外……
据海淀区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淀区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形式,大力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自2022年建立首批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建设示范点以来,已建成11个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共安装144个鸟巢。不同类群生物的繁殖与越冬栖息场所多了,野生动物也丰富起来了。监测显示,已有黄鼬、刺猬、蜜蜂、红胁蓝尾鸲、燕雀、黄喉鹀等多种动物入住各类保育设施。抽样调查显示,中关村森林公园和中关村软件园保育小区的人工鸟巢使用率达80%,大山雀、沼泽山雀、麻雀等已在巢内育雏。
这是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如黄润秋所说,作为最早签署、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完善政策法规
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已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多个顶层设计均与之相关。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和九大重点任务。
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并作出明确部署。
今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长期目标,并围绕四大优先领域部署了27个优先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法规也在加快完善中。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形成由综合法、区域法、要素法组成的“1+4+N”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
同时,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举措。我国率先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
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及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以上,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此外,我国加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连续7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昆仑”“清风”等系列执法行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生物多样性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看来,近些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在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局面方面,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引领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我国始终以最高的政治意愿和最强有力的务实行动推动COP15进程,引领推动大会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分两个阶段成功举办,发布《昆明宣言》等高级别政治成果文件,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等一揽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决定,为2030年前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锚定方向。
在黄润秋看来,这“标志着我国首次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联合国环境领域重大议题谈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中国烙印”。
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还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有效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信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资国,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
黄润秋表示,中国持续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将继续发挥COP15主席国领导力和影响力,发挥好“昆蒙框架”实施倡议作用,鼓励各方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切实推动“昆蒙框架”及COP15大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全面有效落实。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做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启动及运行工作,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双多边对话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效,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法治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