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05:43:40 来源: sp20241116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智慧交通发展成效显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各类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促进了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本版即日起推出“科技赋能出行场景”系列报道,展现场景牵引下数字技术与交通设施深度融合的新实践、新成果。
◎本报记者 崔 爽
网约车、无接触配送、智慧停车、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近年来,智慧行车场景在深刻改变交通物流和出行服务面貌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无人驾驶车:灵活变道切换自如
在北京亦庄,人们可以乘坐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前往大兴机场。一路上变道、超车、避让,自动驾驶汽车都能轻松完成,速度可达120千米/小时。
今年2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百度、小马智行、AutoX安途和文远知行颁发高速道路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授权其智能网联乘用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间开展载人接驳服务。这标志着世界首个首都城市机场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正式开放。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落地,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建设的重要尝试。目前,示范区已在16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覆盖,累计部署车辆超过800台,为29家测试车企发放了道路测试号牌,累计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自接送机服务开放以来,大兴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受到市民广泛欢迎,预约量持续攀升。”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快速路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依然可以处理经过高速收费站、上下匝道、临时占道施工、抛洒物等常见和极端场景。当自动驾驶系统发现前方车道车辆较多且有更优车道时,会评估并尝试变道。变道过程中,车速逐渐下降,转向灯自动开启,方向盘微微向右转动,汽车切换至更优车道,表现堪比老司机。
对示范区来说,随着自动驾驶行驶范围逐渐扩大,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示范区3.0扩区成果不断落地。今年,在已实现16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专网覆盖的基础上,将再扩44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区,拓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持续推动高速路、城市快速路道路测试场景建设,进一步规划推动北京南站、朝阳站、丰台站、清河站和城市副中心站,以及大兴机场、首都机场的“五站两场”接驳场景开放,促进技术规模落地,让自动驾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京雄高速路:智能信息护航出行
智慧照明灯杆、智能融雪除冰、交通事件AI智能分析……在京雄高速智慧公路场景下,行车的便捷通畅令人耳目一新。
京雄高速不仅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综合立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场景试点项目。这条全长102公里的“智慧之路”不仅将北京和雄安新区紧密相连,更以其全线覆盖的5G专网和众多智能化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首条融合“5G专网+北斗高精度定位+国产化服务器”的新时代示范性智慧高速,路段部署上千台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MEC和RSU智能感知设备,构建起伴随式出行服务平台。平台覆盖交通安全、效率、服务三大类16项车路协同应用场景,为网联车、社会车辆的出行提供伴随式信息服务,实现在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车路云”高效协同、安全可靠的信息交互。
沿着京雄高速公路一路前行,每隔40米就能看到一根白色灯杆。灯杆顶部搭载摄像机,收集到的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道路两侧密集分布的能见度检测仪、路面状态检测器、车路通信设备、可变信息标志,构成高速公路的“眼睛”“嘴巴”。
3728根灯杆集成了智能感知、智慧照明、雾区诱导功能,安装有可变亮度、可变色温的LED灯具。亮度可以根据天气和车流量状况进行自动调节,既保障了司乘的行车安全,又能降低能耗。
京雄高速的智慧高速监控中心还实现了全线气象数据采集,可对能见度、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等数据进行监测,为司机提供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遇到恶劣天气时,司机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保证行驶安全。
此外,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发布融媒体信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出行建议。利用互联网地图App、交通广播、可变信息板、行车安全诱导系统等多种渠道,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可面向社会车辆、工程车辆、网约车等提供差异化的综合道路交通服务。
智慧停车场:寻找车位轻松快捷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找车位”已然成为一桩麻烦事。集找车位、探路线等功能于一体的“慧停车”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恰好可以帮助司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停车场景深度融合。智慧化、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打破城市停车信息孤岛,实现停车场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为车主提供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无感支付、订单查询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基于海量停车数据搭建的大数据平台,还可以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动静态交通一体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服务。
如今,像这样的智慧停车场景已经在全国各处落地。
获评北京市首个S3级智慧停车场的北京站地下停车场可实现电子缴费、反向寻车、车位级导航等功能,停车人出场前还能提前获取周边路况,有效提升停车体验。
据介绍,S1级智慧停车场意味着可通过电子地图为用户提供停车场的收费、车位、剩余泊位等信息。S2级智慧停车场实现了车位级精确导航。而S3级智慧停车场具备自动泊车等服务,车主下车,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就会去“找”最优车位并停好;车主想取车离场时,只需手机操作,车辆又会来“找”车主。
智能化改造前,北京站地下停车场环境昏暗脏乱,设施老旧落后,旅客和车辆进出不便,利用率很低。智慧停车场场景的落地,使北京站地下停车场的平均停车量从原本的不足200辆,激增至2000辆,有效改善了站区交通环境和服务水平。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智慧停车场将更加便捷、个性化,与新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为车辆驾驶员带来更多智慧停车场景。(科技日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