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0:23:05 来源: sp20241123
就在种种危机和冲突肆虐于世界多地的当下,中国迎来了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在德国,由中国发起的这一倡议被称为“新丝绸之路”,这在德国的语境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和文化术语是由德国人创造的:1877年,德国地质和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五卷本著作《中国》中使用了这一术语。他用这条经贸古道上最著名的商品——来自中国的丝绸来为之命名。也就是说,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之前,已经连接了当时世界已知的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
丝绸之路是货物、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人类发展史上成功经验的象征。所以,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分裂和战争之后,开始回顾曾经的正面历史经验,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情,而这种回顾确实在十年之前发生了:中国提出了 “一带一路 ”倡议。“倡议”这个名称表明,这是一个由中国发起的项目,但绝不是由中国“一言堂”决定的,因而也是开放的项目,所有乐于参与经贸路线(包括基础设施)的开发和互联互通的国家都可以加入,拉丁美洲国家参与共建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十年之后,不难看出,倡议背后显然并不存在“中国要征服世界”之类的庞大计谋,但确实有一个伟大的想法: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交流,现在希望邀请外界分享这一发展经验。以下数据可以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显然是一个成功的倡议,也预示着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到目前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这一倡议。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8.6%,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8%,双向投资累计2700亿美元,中国企业为共建国家创造了42万个就业岗位。倡议的内涵也从最初的经贸路线和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到全面发展合作,通过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等。世界银行集团在2019年的一份分析报告中预测,“一带一路”倡议可使 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等贫困,全球贸易可增长达6.2%,共建国家经济可增长达9.7%。
古代的丝绸之路显然仍旧影响着“新丝绸之路”能够引发的联想,人们会觉得“一带一路”倡议似乎主要面对中亚或欧亚地区的欠发达经济体。然而实际上,德国也正在从倡议中受益。2022年,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杜伊斯堡市作为所谓“铁道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位于欧亚铁路运输路线的西端。自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以来,该市在中国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特别是物流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供应商纷纷进驻杜伊斯堡市。
德国铁路公司新组建的货运子公司DB Cargo Transasia已经在中国和18个欧洲国家之间开通了直达线路。在疫情期间,德铁已经开通了十多条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线路,包括2021年9月开通的上海至汉堡线路,从而确保了中国与欧洲之间在困难时期的正常联系。到2025年,德铁计划把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年集装箱运输量提高到 50万标箱,即在三年之内增加一倍以上的运力。现在,中国甚至最小的街边商店也有来自德国的啤酒出售,这绝非偶然现象。中国人戏称这些德国啤酒为“‘一带一路’啤酒”。
当今世界并不缺少贫困、难民和冲突,缺少的是切实可行的、跨越国界的发展前景。德国和欧洲也许应该认真对待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对于发展的渴望,同时建设性地讨论倡议可能具有的不足。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德国拥有相应的参与和塑造倡议的工具。而且,“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还把德国和中国在许多目标上联系在一起:绿色和包容性发展、和平与安全等。当中国用“发展至上”和“基建狂魔”的经验看待外部世界的时候,德国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标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益的合作伙伴和必要补充。
(作者是德国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
(责编:苏缨翔、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