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2:16:08 来源: sp20241122
金秋南国,晨曦透过薄雾,洒向山坳里一座由集装箱房组成的临时营盘。
物资装车、装备列阵、人员集结……官兵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声哨音划破山林寂静,官兵快速登车,消失在莽莽山林之中。
这是火箭军某旅某营官兵的又一次“出发”。他们刚完成某国防工程建设任务,来不及休整便奔赴新的“战场”,准备投入新的施工任务。
乘汽车、坐火车……转场途中,记者看到,“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在各个车厢热烈展开。
“虽然常年奋战在施工现场,亲友也不知道我的具体工作,但看到一个个阵地竣工,想到国家安全又多了保障,我的心中充满自豪。”飞驰的列车上,一级上士李斌和战友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当兵16年,转战施工16年,他和战友在一座座大山深处,默默为导弹“筑巢”。8年前,旅队为官兵建起了新营房,但他和许多战友没来得及住上一天。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我们导弹工程兵的优良传统。”李斌话音刚落,教导员刘锐就接过话茬,为大家讲述部队光荣历史。
上世纪50年代,该旅前身部队官兵刚走出战火硝烟,便扎进杳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挖骆驼草、喝盐碱水、吃沙拌饭、住干打垒……官兵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参与建设原子弹试验塔架、氢弹试验场等多项重大国防工程。戈壁滩上的惊天巨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群屡建奇功的官兵却已悄然离开大漠、钻进深山,开始新的施工战斗。
“大国长剑,国之重器。能为导弹‘筑巢’,是一辈子的荣光。我们一定传承好先辈精神,忠诚使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为祖国和平安宁潜心砺剑。”刘锐深有感触地说。
“时代在发展,军营在变化,但导弹工程兵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常年担负繁重的国防施工任务,部队兵撒千里高度分散。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过程中,他们结合部队实际,打造具有导弹工程兵特色的“流动课堂”,组织官兵深入学习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转场途中、任务间隙等时机,见缝插针、灵活组织讨论,激励官兵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干好本职工作,打造精品工程,用实际行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为祖国和平安宁潜心砺剑,就要像先辈一样不畏艰辛、努力奋斗。”在该旅某工区荣誉室,记者看到“全军优秀军士”、一级军士长崔道虎正在跟战友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年,为研发自动除锈设备,崔道虎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制图、机械原理、自动化控制等知识,顶着烈日钻进加工棚反复试验。经过不懈努力,他研发出第一台样机。随后,经过多年持续改进,不断迭代升级,他终于研制出可自动控制进料、对异型钢材除锈的“多功能自动除锈机”,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现在工程部队主战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能力越来越强,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我们只有不断提升个人本领,苦干实干巧干,才能在新征程上实现新作为!”崔道虎的话引发大家共鸣。
“听了崔班长的故事,我深感惭愧。刚来部队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施工任务,让我一时陷入迷茫。在战友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参加‘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我深刻认识到,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 听完崔道虎的分享,上等兵刘俊杰主动走上讲台袒露心声。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大讨论中,他们结合部队实际,组织官兵围绕“优良传统怎么看、传承弘扬怎么干”开展讨论辨析;在军史长廊设置“典型模范荣誉墙”,在工区竖起“典型模范灯箱”,大力宣传官兵身边典型的感人事迹;广泛开展“攻坚会战先锋”“精武标兵”和“样板段”“示范段”等评比活动,激励官兵学习典型模范,以实际行动弘扬优良传统,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掌声阵阵,气氛热烈。在被火箭军表彰为“十大砺剑堡垒”的该旅某连,记者看到机装专业组长、二级上士沈亚冲正与战友进行讨论交流。
前不久,因一处作业面空间狭窄、结构复杂,施工进度一度受到影响。沈亚冲主动请缨,带领班组成员集智攻关,很快研制出便携式运输车、板材切割器等设备,有效破解了难题,提升了施工进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既是接棒者,又是传棒者。只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奋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才能不负肩上的使命责任。”沈亚冲的话赢得官兵点赞。
“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强军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坚决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该旅领导告诉记者,随着“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深入开展,官兵弘扬优良传统、当好新时代“隐姓埋名人”的信念更加坚定,打造精品国防工程的热情更加高涨。目前,该旅负责的各项国防工程进展顺利。
(责编:马昌、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