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4-11-09 09:53:30 来源: sp20241109

  资源下沉服务下移 多元参与共治共享

  深圳探索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毛玉玺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圳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新时代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党建引领,构建“社区优、小区活”的治理格局

  “以前很多问题社区党委看得见、管不了,现在可以直接调动各类资源,让很多过去想办没办成的事情办成了。”在罗湖区渔邨社区,社区党委统筹调度社区民警、社康中心、老人日间照料等各类下沉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机关围着社区转”,实现了党群服务由简单的物理空间聚合向统一的领导调度机制转变,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深圳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理念,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的体制机制,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将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优”社区,推行社区党建标准化改革,赋予社区党委领导保障权、人事安排权、监督管理权、事务决策权等“四项权力”;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准入机制,实施社区“头雁”工程,深化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这一系列举措,从制度机制上夯实社区党委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为了做“活”小区,深圳着力打造小区治理共同体,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居民小组建在小区上”,形成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小区党组织、居民小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联动治理格局。今年以来,更是以“小区大事——党群共建美好家园”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小区集聚,从超大型城市最小单元探寻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民意速办,构建“线上+线下”的群众诉求化解模式

  快速响应、高效办理。为让群众的诉求问题能够及时感知,深圳构建民意速办和群众诉求服务机制,线上线下一起抓、齐发力。

  线上推出“民意速办”平台,民生诉求全流程一网统管,实现问题建议“一键能办理、件件有人管”,2022年上线以来,共受理服务6821.73万次,按时办结率99.68%,总体满意率99.92%。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将“@深圳—民意速办”列入第二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之一,并向全国推广。

  线下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全市建立1359个群众信访诉求服务站点,2023年全市共解决群众诉求86万宗。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多元参与,构建“居民事、居民办”的共建共治共享生态

  外出后不记得回家路,忘记吃药的时间和数量,不会用智能设备预约挂号和缴费……对老人而言,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很多平常的小事日益艰难起来。深圳民生微实事“华龄社区智慧养老”项目,通过一键式智能手环和24小时客服中心,为老人提供安全防护、健康监测、老年助餐、预约挂号等一站式全链服务项目,切实帮助高龄老人解决助餐、安全防护等居家养老服务问题。

  居民"点菜"、党组织"做菜"。深圳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实施“民生微实事”改革,以改善社区软硬件环境为小切口,每年每个社区投入200万元,每个小区投入30万元-50万元,每年办理1万多件微实事,解决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近10年来,全市共实施“民生微实事”10万余件,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持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效激发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深圳还广泛搭建多元共治基层协商平台,722个社区(村)全覆盖建立党群联席会、居民议事会、书记茶话会等协商共治机制,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切实推动“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定”,助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编辑:李岩】